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1538字】

时间:2023-03-11 21:56来源:毕业论文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1538字】

摘要: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公众参与。提出设计应由领导者。设计者。公众共同来完成,从而使设计更加完美。根据国情,公众参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应


摘要: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公众参与。提出设计应由领导者。设计者。公众共同来完成,从而使设计更加完美。根据国情,公众参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应采取大众传媒发布信息,召开公众座谈会。专家咨询和审查会,邀请公众代表参与规划设计,公示设计图纸和模型等方法。

关键字:城市公园;论文网公众参与;规划设计

随着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趋势和方向不断发展变化,以设计师和领导的决策为主导的设计过程已经在削弱,趋向于注重使用者的需求,因为场所或景观不仅是让人参观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所以,设计者就应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会迎合公众的需求。而作为人口大国,推行公众参与“性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也具有绝对广泛的应用前景。

1。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充斥着简单化的功能空间,一些虽经刻意处理,但不免陷入图案式的平面安排与雕塑式的体量表现中,新的外貌掩盖了地方风格,过于追求建筑形式的美“,而忘却了使用者的实际需要,较少有使用者的行为和生活介入,因此得不到使用者的认同,当然也就达不到设计的最终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意图不被公众理解

设计者做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时往往只是考虑使用者的需求而并没有让使用者参与到设计中来,这两者是不可真正替换的。但是,使用者往往不够了解或根本不理解设计师对外部环境如景点。小品等建筑的设计意图,难免产生与设计意图相悖的使用行为,即误用环境。最典型。也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例子是美国学者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在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一书中所举的例子在某公园的入口处,设计者设计了一组照明灯具。其外型与垃圾箱相似,而导致大多数使用者仅凭第一印象。就将废弃物往其半圆形开口里扔。这是设计师有意给使用者一个错误的功能印象所产生的结果。

上例是有意设计的,但现实的生活中不少设计是无意识的,却带来了与设计相悖的效应。如不少的城市住区外部环境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人们休息。休闲。对话的空间设置或合理的位置,而使得人们不得不在外部环境中的小品。景点或踏步上坐下休息或对话。

1。2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公众的身影

大多数设计者即使在设计时注重了公众的参与,但也仅是采用问卷的形式,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公众参与。如深圳市中心公园设计,在调查公园的使用情况时发现,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公众的参与,公众使用起来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座凳的材质。朝向等小问题,以及功能分区划分不准等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设计中有公众的参与,就可以避免了。设计师在做设计时想当然地认为使用者喜欢什么,而不是亲自询问他们。因为缺少了公众参与的环节,既使考虑到了人们的一些需求,但有时还会脱节,对应不上,因为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不存在可替换的真实体验。这时就需要征求公众的意见,即公众参与到设计中,以避免使用时出现问题,也使设计更加合理。完善。

2。公众参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过程基本上是封闭的,不对外的,这种运作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一种开放。透明度高的模式来取代它,使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其更加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不存在可替换的真实体验。正如佛里德曼所说,设计过程有一部分是教育过程,设计者(规划者)从群众学习社会的文脉和价值观,而群众则从设计者身上学习技术和管理,双方的交往让两类知识融合,共同发展。 所以,公众能有效地对设计师和领导者两个主体进行制约,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决策模式。政府。设计者。公众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不同角色定位,三者优势互补,从而建立起了和谐有机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系统

[1][2]下一页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1538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693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