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论连锁经营集团化【3345字】

时间:2023-03-05 09:05来源:毕业论文
论连锁经营集团化【3345字】

自1859年美国太平洋和大西洋茶叶公司出现之后,世界商业体系中形成了一种崭新的经营方式连锁经营。连锁经营被称为商业零售业的第三次GM,因为它把现代大工业。大生产的组


自1859年美国太平洋和大西洋茶叶公司出现之后,世界商业体系中形成了一种崭新的经营方式连锁经营。连锁经营被称为商业零售业的第三次GM,因为它把现代大工业。大生产的组织原则应用于商品流通领域,提高了协调运作能力,实现了规模经营效益。近五六年来,连锁商业在发展较快,迄今约有2000家连锁企业,在其论文网它形式零售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连锁商业却能一枝独秀,销售额与效益逐步增长。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连锁业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动作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从构筑连锁经营集团化的必要性。连锁商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扩大规模经营的对策三个方面论述,从而阐明连锁经营集团化连锁商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一。构筑连锁经营集团化的必要性

连锁经营集团化是当前发展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选择,是商业企业寻求规模效益。构筑21世纪大商业。大贸易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连锁经营在市场经济中的强大生命力,源于它能够取得规模经济优势,实现规模收益,说到底就是把现代化大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通过实现采购。配送。销售。经营决策等职能上的专业化,店名。店貌。商品。服务方向的标准化,商流。物流。信息流的集中化,把每个环节。每个岗位上的商业活动,变得象工业生产流水线那样尽可能的简单,从而取得良好的规模效益。

扩大连锁经营规模,不仅涉及到连锁企业效益问题,而且涉及到连锁经营生存发展问题,目前,国内多数连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因而缺乏竞争力。一般认为,连锁分店达到14个时,才开始盈利。而1996年,位居销售额之首的上海华联超市,连锁门店刚刚过百,而位居第6。7位的上海高佳超市有限公司和上海中汇超市有限公司的门店数均为15个,不少连锁公司仅有3_4家店铺,在全国像上海华联超市这样初具规模的连锁企业仅仅是凤毛麟角。而世界以销售额排序10大零售连锁公司前4名及其分店数目则是:(1)沃尔玛(美国)2561,(2)德龙(瑞士/德国)2387,(3)凯玛特(美国)2000,(4)西尔斯(美国)1940。[1]不难看出,连锁店效益与一定的分店数量成正比例的关系,规模经营是提高连锁经营效益的根本保证,在当前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的条件下,规模化经营更是绝大多数行业取胜的重要秘诀。

二。连锁商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连锁形式单一,企业规模较小

各地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连锁商业企业,从管理方式上看几乎都是正规连锁(也称直营连锁),并以总店直接投资建立直营店形式扩大连锁规模。正规连锁固然有其优势,即总店对分店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经营策略。统一采购。统一促销。统一人事管理,但其最大的缺点是需要庞大雄厚的资金作后盾。以支付建立分店所需的庞大资金,如购地费。建设费或房租等。实际上,连锁商业自有资金严重短缺,难以从市场化倾向日浓的商业银行获得足够的贷款,故而企业规模扩张十分缓慢,市场占有率难以上升。目前,连锁企业拥有的分店数量平均仅10家左右,少的2_3家,远远达不到国际公认的平均拥有14家分店才能盈利的最低标准。因此必须重视发展特许连锁。自由连锁等形式,加快扩大连锁规模。

2。规范性差,管理手段落后

规范是连锁经营的核心,离开了规范化经营管理,连锁经营很难健康发展。许多连锁企业只是做到了统一店面及标识,而经营管理仍就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貌连神不连“,有的连最基本的统一配送也做不到,这一点在国有连锁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企业员工素质低,服务方式落后,管理手段过时僵化。企业销售额的增加主要是靠延长营业时间和扩大服务内容来实现。因此,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是连锁商业企业的当务之急。

3。配送中心短缺,难以享受统一。大量送货所带来的价格折扣

配送中心在连锁经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配送中心的有效运作,才能将统一采购,货物集中管理和各分店的需求有效连接起来,才能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作用,而在中国700家连锁公司中,有规模。有效益的配送中心寥寥无几。开了120家连锁网点的上海华联超市公司拥有4800多平方米的配送中心,[2]已经算是鹤立鸡群了,配送中心正是中国连锁商业最短缺因素。相当一批连锁店“完全是各自进货,享受不到大批量进货从厂家得到的价格折扣,因而经营的商品不具有价格优势,经营效益很不乐观。

4。面临国际巨型连锁集团的巨大挑战

90年代初,随着零售业的对外开放,国际巨型连锁商业集团开始挺进国内零售业。美国的沃尔玛。西尔斯。凯玛特,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万客隆等纷纷在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设店布局,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庞大的经营规模。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现代的管理手段,对国内连锁商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资料显示,每一个外资洋超市可挤垮与其毗邻的10家当地超市。位于上海东部的易初莲花“(泰国)开业不久就将拥有一个总部。7个连锁店的广客隆超市集团“挤垮倒闭。

国际巨型连锁集团的实力的确令国内同行望洋“兴叹!以美国沃尔玛为例,企业规模巨大:在全球有近3000个连锁店,年销售额多达1万亿元人民币(1996年)。[3]经营中的科技含量很多:沃尔玛总部极其先进的计算机系统仅次于美国联邦政府。在深圳的连锁店就有客户管理系统。配送中心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能随时全面反映各种商品的进销存状态。对市场应变能力强,企业坚持天天平价,始终如一“的经营原则,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购物感觉,因而吸引了大批顾客。

相比之下,国内连锁企业尽管数量多,布点广泛,但规模都偏小,平均分店拥有仅10家左右,年销售额最大的上海华联超市集团只有38亿元人民币,只及沃尔玛的千分之一。销售额小的只有四五千万元。在企业经营方式。管理手段。经营经验。扩张规模上国内企业也很落后。

由此可见,国内连锁企业如果不奋起直追,扬长避短,很可能要被洋超市“全面打败。

三。扩大规模经营的对策

1。加强对连锁商业的政策扶持

在激烈的竞争中,许多企业不得不缩小经营规模,有的企业甚至倒闭。但与此同时,深圳万佳。珠海新七星。百佳超市等连锁企业却大获成功。大量事实说明,单店的规模已不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中国连锁企业要尽快步入获取规模效应最大化的快车道,必须加速扩大连锁企业规模,走集约型发展之路,必须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格局,构筑开放竞争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运行体系。为此各级政府对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应大力鼓励,在资金方面与银行协商给予基准利率专项贷款或部分贴息贷款;政府财税在一定时期

内减免或返还税收,以增强连锁企业的起步能力和还贷能力。在给予必要信贷支持的同时,政府部门还要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为连锁经营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2。实施规范化管理,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

连锁商业的规范化管理主要是指统一店面。统一标记。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广告促销。统一核算。统一人事管理。统一服务规范八个统一“。总店要制订具体制度,确保八个统一规范能在所有分店充分贯彻执行。分店的运行要在总店直接严格的监控下进行。在企业管理手段方面,企业要积极采取销售时点管理系统。条形码管理系统。库存自动化管理系统。自动记帐系统,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信息系统,使总店有关部门实施对所有分店的即时动态管理。只有如此才能对市场需求作出最迅速反应,及时进货。及时配送,降低库存,扩大商品流转速度,提高销量,实现规模效益。

3。加强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监理

(1)有条件的连锁企业可以自建配送中心,在建店初期,可先将原有的设施和装备进行改造,为连锁店进行配送活动,待企业走上轨道后,再注入资金,建成规范化配送中心。(2)改造批发企业发展配送中心。对于部分批发企业,可在原有仓储运输设施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再增加一些先进的配送设施,拓宽业务范围,满足多种要求,从单一的储运向全方位。多功能,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为一体的配送中心转变,以适应连锁企业规模化经营的要求。

4。采取多条途径发展连锁业,组建多种形式连锁店,获取规模收益从国情出发,采取多条途径发展连锁业,扩大规模经营。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条措施:(1)通过原有城市的副食品公司。百货公司。粮油公司,经过改组。改造,联合发展连锁业。这种方式能较好地适应原有产权关系,避开新设网点中的许多困难。(2)以股份制形式进行连锁经营。其优点明显,首先可明确企业产权;其次由于发行股票能够在短期内筹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获得良好收益。(3)引进外资发展连锁经营,这种方式多以中外合资经营为主。这种合资合作连锁经营的店铺可以充分利用国外企业的雄厚资金。先进经验和技术设备,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通过以上各种形式,可使连锁经营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整体性的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只有实现连锁经营集团化,才是连锁商业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2]李克宁。西方国家流通业发展趋势[J]。北京:世界经济,1998(1)。

[3]苏同华。连锁店经营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329。

论连锁经营集团化【3345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521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