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2392字】

时间:2023-03-03 12:56来源:毕业论文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2392字】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

中图分类号:S812。6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

中图分类号:S812。6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6。016

Abstract:WiththeincreasingofgrasslanddegradationXinyu论文网ancountybegantobuildthegrasslandecologicalprotectionsubsidiesrewardmechanismsince2011。Grasslandecologicalprotectionbenefitsbasedonthestatisticalanalysistoanalyzeincentivepolicyimplementationeffect,putforwardintheprocessofimplementationofgrasslandecologicalprotectionsubsidiesrewardpolicy,tostrengthenthesupervisionofthepasture,comprehensive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thecapitalinvestment,improveherdsmensubsidies,tofurtherpromotetheenthusiasmofherdsmenimplementationofgrasslandecologicalprotectionsubsidiesrewardpolicysuchassetupandimprovethegrasslandecologicalprotectionmechanism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tosupportandencouragetheprairieregionmoreprotectionofgrasslandecologicalenvironmentresponsibility,hopetobeabletoprovidetheoreticalbasisforgovernmentdecision-makingandsomepolicysuggestionsforreference。

Keywords:grasslanddegradation;grasslandecologicalprotection;subsidyincentives;Xinyuancounty。

草原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多重功能,既是农牧区畜牧业生产发展。农牧民维持生计的基础生产资料,也是生态环境重要的保护屏障,对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近年来,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草原退化现象非常严重。草原生态退化是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人类活动而言,超载过牧和农耕经济的蚕食。破坏是造成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2]。合理的载畜率对维持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稳定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3]。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稳步转型,提高农牧民收入,2011年,国家开始对内蒙古。西藏。青海等8个草原大省(区)和新疆兵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以下简称草原奖补政策)[4-6]。开展的大规模草地生态补偿项目有利于草地生态恢复,且对农牧户家庭?济和农牧产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但目前实践工作还处于不成熟阶段[7]。自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投入超过147亿元用于草原奖补政策,按照每年每公顷90元的测算标准对禁牧牧民给予补助;按照每年每公顷22。5元的测算标准对未超载的牧民给予草畜平衡奖励;按照每年每公顷150元的标准给予牧草良种补贴;按照每年每户500元的标准对牧民生产用柴油。饲草料等生产资料给予补贴[8]。在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背景下,以草为基础,畜为第二性生产,加工及其他产业为延伸的草牧业是大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最典型模式和最主要方向[9]。

1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项目草原奖补面积为46。8万hm2,其中那拉提水源涵养区禁牧1。33万hm2。哈拉布拉乡2008年退牧还草工程区禁牧0。33万hm2,草畜平衡面积为43。6万hm2;牧草良种补贴面积为1。33万hm2;牧户生产资料补贴户数为7393户。项目实施过程中,每年的补助奖励资金为2578。05万元;其中禁牧补助奖励资金为1027。5万元,占项目补助奖励总金额的39。86百分号,草畜平衡区补助奖励资金为981万元,占奖补总金额的38。05百分号;牧草良种补贴资金为199。9万元,占奖补总金额的7。75百分号;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为369。65万元,占奖补总金额的14。34百分号;各项补助标准及补助标准情况见表1。

1。1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后牧民收入变化

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后,牧民的家庭人居纯收入在缓慢上升,从2010年到2011年只增长22元,但从2011年后,增长3。2百分号。牧民家庭总支出也在增长,随着牧民生活水平提高,需要在生产生活方面花费较多,而且牧民收入渠道比较单一,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畜产品收入加上补贴低以及牧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牧民生产。生活费用支出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如果这种局面不加以解决,会影响草原牧区的和谐发展及民族团结(图1)。1。2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后牲畜变化情况

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牧民生活和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牲畜头数的增减直接反映着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也是衡量牧民生产生活状况的重要指标。牧民的现金收入主要来自于草原畜牧业。如表2显示,牲畜总头数逐渐增长,由2011年的260。39万头(只)增加至2014年的267。51万头(只),增加7。12万头(只)。从2013到2014年,牛。马和绵羊的数量在减少,而山羊和家禽的数量呈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山羊的数量,增加了4倍。

2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存在的问题

2。1牧草良种补贴力度不足,优质饲草料供给出现短缺

新源县年产饲草料96。88万t,其中苜蓿草11。8万t,牧草48。49万t,玉米秸秆15。91万t,麦草11。06万t,黄豆秸秆1。34万t,青黄贮6。57万t。饲料产量可达13。84万t,能够基本满足新源县牧区牲畜全年舍饲圈养和牧区牲畜冷季舍饲圈养需求。但是随着牲畜数量的快速增长,优质饲草料资源短缺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天然草地资源中,不仅天然割草场缺乏,春秋场尤其不足,且因超载过牧致使30百分号的草地出现退化,草地生产力和承载力下降,每公顷150元的良种补贴标准甚至不足以购买播种所需的苜蓿种子,已经成为制约新源县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2。2牧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近几年,新源县通过持续实施草原生态奖励保护机制,由牧区向农牧转移牲畜43。5万只标准畜,目前已基本实现草畜平衡,但在超载牲畜转移安置过程中还存在牧民定居点配套高标准。饲草料基地建设进展缓慢。开发的土地不能满足牧民定居土地的需求。已经开发的土地质量较差严重影响作物产量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影响到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机制的有效开展。

2。3畜牧业发展方式亟须转变

新源县畜牧业发展仍处在传统粗放的现状。畜牧业的养殖方式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并且饲养管理粗放,传统游牧观念根深蒂固。另外,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畜牧业生产中传统的生产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畜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明显,牧民可支配资源和生计社会影响[10]。先进实用的现代畜牧业新技术在牧区推广受到了影响。

3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对策建议

3。1推广优质饲草料作物种植技术,加大补贴力度

应大力推广畜牧业种植技术,普及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牛羊快速育肥等科学饲养技术,秸秆粉碎。棉籽饼脱毒。青贮制作等饲料加工技术,并在牧区积极引进推广优良畜种。优质高产饲草料作物新品种种植技术。通过配备饲草加工机械,使秸秆利用率由30百分号提高到80百分号以上,全面提升牧区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并且加大补贴力度,提高牧民的积极性。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草畜平衡基本实现,出现了饲草料基地建设缓慢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通过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减轻放牧草场压力,人工草地是畜牧业稳产高产的基础。增强家畜生产的物质基础,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加快牲畜周转。通过推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生产模式,以及饲草料地建设,满足4。2万头(/只)牲畜冷季舍饲圈养饲草需求,使近1万hm2冬牧场及春秋场实现禁牧和草畜平衡管理。

3。3畜牧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

新源县的草原畜牧业发展将立足牧区资源和产业优势,应大力开展科学放牧。人工种草。舍饲圈养等技术措施,实现草原畜牧业向冷季舍?。暖季放牧“的生产方式转变。通过整合生产资源,转移富余劳动力,为草原畜牧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以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牧民增收。牧业增效的目标。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

新源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情况【2392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400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