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應用科技大學实践基地建设中的政策需求探究【3113字】

时间:2023-03-03 12:51来源:毕业论文
應用科技大學实践基地建设中的政策需求探究【3113字】

应用科技大学实践基地建设中的政策需求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建设应用科技大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


应用科技大学实践基地建设中的政策需求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建设应用科技大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从2012年底启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今年2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论文网施,其中一条就是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应用科技大学上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首现于德国。芬兰等欧洲国家,其中以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最为成功。它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与传统的大学的有明显区别,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比例约占总教学时数的二分之一,实践教学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而建设一批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并能良好运作的实践基地,是保证实践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是能否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1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践环节的实施情况与保障机制

德国政府通过建立体制。机制,制定政策和法规以及提供经费等途径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教学保障。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在制度上保障了行业企业对应用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方面的指导,使企业能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

1。1以企业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德国,企业是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地点之一,在企业进行的实践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实践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以企业为主导。企业提供实践教学主要经费,企业评价。考核实践教学成果,并主导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企业以各种形式全方位多层面地参与教学。

1。2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在企业实习的学生所接受的是企业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是以生产方式进行。企业委派具有工程师水平的。受过良好的职业技能训练的员工担任指导教师,并承担了部分课堂教学任务,以衔接理论与实践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

1。3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德国企业能够主动地参与教育培训,一是必须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二是企业确实也从该制度中获得到了实惠。德国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向国家交纳职业教育基金,国家把这些资金只分配给参与培训的企业。另外,学生实习过程中可以取代一部分员工,高年级的学生甚至可以顶岗“作为工程师使用,对于缺乏人力资源的企业来说,学生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还节省了成本。

2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与原因分析

2。1应用型人才实践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弊端日渐突出

目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教学目标要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校内基地建设滞后。由于教育经费相对投入不足,教学资源较为贫乏,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2)师资力量不足。严重缺乏既有教学经验,又有实践经验的师资,无法为学生提供正规完善的实习指导。(3)校外实习基地数量不足。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需要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这些投入可能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多数企业对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持消极态度。(4)校外基地稳定性差。在企业并没有法律义务接受高校学生的实习,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旦企业的经济。管理。技术保密。安全等方面受到影响,就不愿意合作下去了。(5)实习效果无法保证。企业出于生产。安全。经济方面的考虑,只让学生承担一些缺乏技术含量的辅助性工作,没有真正达到应有的效果,实习成了走过场和一种名存实亡的形式。

2。2合作成员在利益层面和政策层面存在矛盾与冲突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产业发展状况以及高校资源条件下,校企合作仍然是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形式。企业与高校合作是互利的过程,追求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根本动力,由于双方属于不同的体制,对利益的诉求或政策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

(1)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利益诉求。企业想通过合作利用高校优质的教育。人才。信息和科研资源,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全面增强企业竞争力,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产学研合作的动机主要包括:获得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接触较前沿的科技知识或研究;弥补研究设备。技术上的不足;获得良好形象及声望;获得政府支持。

(2)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诉求分为三个部分,即经济收益。社会认知和关系资本。高校的科研经费的严重不足需要从其他渠道获取资金,同时,高校师生需要有广泛的生产实践机会,这要求高校必须与产业界建立联系。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主要包括:激发内部的研发创意;增加研究成果的实用性;获取大企业在设备。技术上的支持;为师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从企业获得研发经费的支持。

3应用科技大学实践基地建设亟需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如前所述,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诉求或政策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实践基地建设的成功率与运行效率,需要政府出面干预和指导,特别是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阶段,亟需教育部及政府相关部门在体制。机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和支持。

3。1加强立法,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政府应当制定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来保障校企合作顺利实施,同时要加快立法的步伐,构建一套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在教学中的责任与义务。使企业在机制上。法律上。社会角色上包括经费投入等方面,能合法而有效地介入高校实践教学。3。2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校企合作

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财政与服务体系等方面给予了企业。高校大力的支持。尤其要建立企业参与教育的动力机制,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深度参与实践教学。可参考德国的做法,规定每个企业必须按比例缴纳职业教育基金,基金的分配原则和条件由国家制定,只有接收学生实习。参与人才培养的企业才有资格申请职业教育基金。或者对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践基地。参与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制定的企业通过减免税进行补助。

3。3搭建开放的信息发布网络平台,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准确。有效的信息能节约成本,提高合作项目的成功率和合作效率,政府拥有的资源能为企业和学校搭建联系的桥梁。通过信息发布平台,不但能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条件。经济实力。信用情况及技术需求,还可了解高校的学科优势。研究能力。科研条件,为双方寻求可以合作的伙伴提供便利。

3。4加强日常监督,完善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只有认真执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监督和反馈执行情况尤其重要。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政策执行过程中不能及时予以配合或不能完成任务的单位,做出相应的处罚,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为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的积极性,应把实践基地建设的成效纳入企业和高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一方面对合作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另一方面对违反合同约定的企业。高校进行缺失信用记录,建立信用分级档案,通过信誉管理的制度的实施,确保合作各方自觉地遵守诚信。

4高校应利用政策,调整思路,转型发展

高校要顺应社会需求,抓住应用科技大学改革之良机,在实践基地建设中充分利用政策,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1)高校可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思路,实行信息公开,积极地对外宣传学校信息,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合作干扰。(2)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积极承担企业的科技攻关项目,实现高校技术产业与企业间的有机结合,同时,开办在职教育或举办研讨班等,为企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3)高校应出台具体的制度,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加强社会资源引进,设立机构专门开展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广泛合作与沟通交流。(4)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实践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应多考虑对方的需求,在安排学生实习时,尽量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以保障企业利益,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应用科技大学实践基地建设中的政策需求探究

應用科技大學实践基地建设中的政策需求探究【3113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392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