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网络舆情對形势与政策教學的启示【2537字】

时间:2023-03-02 13:03来源:毕业论文
网络舆情對形势与政策教學的启示【2537字】

网络舆情对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启示

Abstract:The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thinkingisacti


网络舆情对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启示

Abstract:The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thinkingisactive,theyadvocatefreedom,andtheirpursuitischangeable。Forthenetwork,theygen论文网erallyshowastrongparticipationandhighattention,andthepublicnetworkopinionarealwaysaffecttheirstudy,lifeandotheraspects。Therefore,intheteachingofSituationandPolicy,weshouldimproveandinnovateteachingmethods,selectcoursecontentbycombiningwithnetworkpublicopinionandfromtheperspectiveofstudents,strengthenandguidestudents’situationandpolicyeducation,tomakethecoursemorerichandeffective。

Keywords:SituationandPolicy;network;networkpublicopinion;college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241-02

0引言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也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希望所在,学习形势与政策,有利于开阔眼界。提高政治素养,有利于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有利于理解支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学生思维活跃。崇尚自由。追求多变,具有丰富的信息渠道,积极参与和高度关注网络舆情的变幻。讨论。网络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形势与政策课程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政策性。时效性和动态性。与网络舆情紧密相关,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要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网络舆情,使课程更加富有实效性。

1网络舆情概述

1994年4月20日互联网以一种技术手段的形式进入中国,后来慢慢发展成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真正成为言论工具是在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开始在人民日报BBS论坛上强烈抗议北约暴行)。由此,网络成了传统媒体之外的又一个功能更加全面。强大和便捷的民意传播渠道。网络舆情的特点有:自由性。交互性。多元性。偏差性及突发性。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大学生喜欢新鲜刺激。追求时尚的心理。网络舆情的表现方式主要为:新闻评论。BBS论坛。博客。播客。聚合新闻(RSS)。新闻跟帖及转帖等,这些都是大学生非常熟悉和娴熟操作的沟通平台。

天津社会科舆情研究所的刘毅认为: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①与此同时,大约600万的青年大学生踏入社会,大学生思维活跃。崇尚自由。追求多变,具有丰富的信息渠道,生活方式与互联网紧密相关,像杜甫很忙“。元方你怎么看“。xx是极好的“。那些年“一度成为缅怀青春年少的经典开场白,网络流行语和网络舆情此起彼伏,令人眼花缭乱。互联网在高校日益普及,大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构成了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相应的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高校网络舆论行为,网络舆情与大学生形影不离。

2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论争是非理性的。也没有固定中心,在某人。某国的叵测居心下,甚至会具有病毒传染性“,网络舆情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导致网络蝴蝶效应“产生,小到网友微博约架“,大到引发社会恐慌,进而产生难以想象的恶劣后果。大学生伴随着自身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伴随着对社会事件的积极应对,容易冲动偏激,也容易混淆是非,站不稳立场。因此,在肯定网络舆情积极正面功能的同时,必须看到其消极负面的影响作用。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必须及时引导。疏导网络舆情,用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紧跟时代,关注时事,和学生互动,使网络舆情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既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既坚持弘扬社会主旋律,又能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培养的主渠道作用。

3网络舆情在教学中的运用

纵观网络舆情热点,除了官方信息。媒体揭露。名人爆料外,还有普通人(包括大学生)个人发布的各种非正式信息,如质问记者是替党还是人民说话“的局长逮军。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芙蓉姐姐。范跑跑。夏骗骗等,对于这些事件,学者胡钰总结为:一个热点新闻事件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能够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②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必须把握以下原则和方法:

3。1坚持正面引导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必须坚持政治立场,进行正面引导。要有效引导大学生,就必须掌握网络舆情的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尽可能地通过权威性网站或信息平台验证确保信息无误,要和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的一致。3。2坚持实事求是网络舆情运用于教学的基础在于事实和说服力,上课就要就事论事,用事实说话,坚持实事求是。否则没有事实的支撑,任何的话语引导都是苍白无力。空洞无趣的。在运用网络事件时,结合教材,认清事情的性质。了解事件的发展状况,没有定论的事件,切忌过早下结论,没有定性的事件,切忌盲目定性,形势与政策课虽然要有所改进。创新,但切忌离开事实,一定要事实求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3坚持不断跟进网络舆情是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有专家总结为散播――集聚――热议――流行“四个阶段和爆发。升华。延续“三个关口这四段三关“的规律特征。③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要加强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不断跟进,不能讲了一些,没了下文,就像烂尾楼“,同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全面掌握学生对网络舆情的关注点和认同点所在,及时听取学生反馈,并据此作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网络舆情内容和应对指导。

3。4坚持以人为本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关键是要抓住一个中心:育人。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这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④也说:人始终是主体。“⑤主义为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更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根本宗旨。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原则。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运用网络舆情,就要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更要在课堂教学中关心大学生,绝对不能偏离以人为本“的原则。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到大学生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引入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有利于国内外相关形势与政策信息的正面传播,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具有深刻的教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著。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8-9。

②胡钰。新闻与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65。

③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新闻写作,2010,(5)。

④黄蓉生。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4。

⑤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30。

网络舆情对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启示

网络舆情對形势与政策教學的启示【2537字】: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4378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