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城市社区邻里互动状况及睦邻关系研究(5)

时间:2016-12-16 20:38来源:毕业论文
3、睦邻关系 睦邻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特定的社区环境下,通过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佩里认为,在住宅附近一带要有生活服务设施


3、睦邻关系
睦邻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特定的社区环境下,通过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佩里认为,在住宅附近一带要有生活服务设施。他把设有这种设施的用地称为“家庭邻里”。他相信,在一个布置得当的邻里单位里,公共生活会活跃起来,居民们在利用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的时候经常接触,就会产生邻里间的联系。
(二)经验概念
1、城市社区
(1)城市社区的类型
   根据文献研究和调查资料的分析与归纳,城市社区共分为五大类:
传统街坊社区:这类社区是以城市旧城区的老街坊为主,其社区建筑形式和社区空间构成比较有地方特色和传统特色,层数一般不超过三层。社区内社会结构较为紧密,居民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纽带,邻里人际互动较强。
单位公房社区:它们一般按照“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规划理念进行设计,居住环境,生活设施配套较完善,居民区周围有小型的商业中心。根据单位与社区关系的紧密程度又可划分为混合附属型社区和单一附属型社区。
商品房社区:这类社区大部分1990 年代以后建成,是以房地产公司为开发主体投资兴建的。分为高收入商品房社区,中低收入商品房社区。
社会边缘化社区:随着城市空间迅速向外扩展,由于城市中心可供居住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所以城市人口从中心城区向城市边缘区的迁移,在城市边缘区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社会边缘化社区,其中有一部分是动迁小区。例如上海浦东新区的航鹤新城。原来的集镇和农村,考虑到新农村的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将其纳入到城市发展范围中,构成了农村型的社会边缘化社区。
(2)城市社区的特点
 人口集中、流动性强。城市社区人口的流动主要表现在:“钟摆式流动”,即人们因上下班而在居住点和城市另一处的单位之间的流动;包括城市之间的流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流动。
 异质性强。异质性是指,城市社区居民之间往往具有非常不同的社会特征,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包括不同的职业、文化背景、生活经验、生活方式等等。
生活方式多样化。人们拥有相同价值观文化的特点在城市社区中逐渐消失,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职业背景在城市社区中常常同时并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人际关系较为松散。城市社区中家庭和靠亲缘和邻里关系等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2、邻里互动
(1)交往互动考虑的因素
 邻里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倾向于考虑以下因素:职业、文化素养、社会地位、年龄、经济状况、性格品行、居住的远近、兴趣爱好等。
(2)交往互动方式
 邻里的交往方式有日常娱乐,例如邻里节、休闲、串门、聊天、碰面打招呼、互帮互助、社区网络等形式进行互动。以上的方式多为主动型,在互动的过程中还存在被动型的互动。例如,楼组长挨家挨户敲门进行小区事宜的通知等。
(3)交往互动地点
  邻里间交往的地点有社区公共绿地,户外休闲地、楼道间,社区活动室等。
2、睦邻关系
(1)社区类型中的睦邻关系
     中国的睦邻关系存在于三种不同的社区类型,所以人们的邻里交往因社区的类型不同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解放初期的平房街道社区中的邻里关系。此时的邻里交往互动频繁,邻里关系融洽,发生冲突的几率少,多为互帮互助。
    1958年前后的单位社区邻里关系。此时的邻里关系是邻里关系与业缘的重合。孩子们之间是同学,家长们之间是同事,平时有空就相互串门,放学若没有家长接送,会让其同事代接。过节时,邻居间礼尚往来的气氛也很热闹。此时的邻里关系比较微妙,自由度较少。 城市社区邻里互动状况及睦邻关系研究(5):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05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