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法学论文 >

论电信诈骗罪(3)

时间:2024-03-13 22:20来源:毕业论文
4。彩票中奖。罪犯通过QQ、MSN、 电子 邮件、在线游戏、淘宝和其他用户发送获奖信息,欺骗用户访问错误的网站,再次支付个人所得税,以保证金的名义

4。彩票中奖。罪犯通过QQ、MSN、电子邮件、在线游戏、淘宝和其他用户发送获奖信息,欺骗用户访问错误的网站,再次支付个人所得税,以保证金的名义骗取网民钱,罪犯反过来作为法院工作人员说受害者扰乱彩票秩序,以传唤的手段威胁受害者,更令人迷惑。

5。以他人的名义骗取汇款欺诈。这种诈骗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寄到需要汇款的账户,被骗的人是碰巧发汇款的人。第二种是模仿朋友和亲属诈骗,谎称紧急需要资金,让受害者把钱寄给其提供的账户。第三个是作为一个主管,一个秘书,一个教师,一个医生,等等,找借口使受害者把钱寄到他的帐户。

6。冒充银行诈骗。罪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以提高信用卡额度、网银密码升级等名称,诱使受害者登录虚假网站输入信息,如银行账户,密码,而罪犯会在后台获取动态密码,通过网上银行转账的方式迅速转移受害者在银行账户的资金。

7。虚假股票的欺诈。犯罪嫌疑人以证券公司(如上海)xyz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虚拟股票信息,按会员资格收取费用。如果指定的个别股票碰巧温和,他们会要求收取咨询费,并承诺继续提供内幕消息或以继续提供走势的方式进行欺诈。 

二 电信诈骗的成因

(一)主观原因文献综述

1。受害者贪图小利。在利益面前,受害者往往会失去理智,只顾眼前的利益,致使自己上当受骗。这也是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面对陌生人打来的电话,受害者往往警惕性不高,一旦犯罪分子以利益相诱,受害者在巨额利益的优惠下,防范意识会愈加薄弱,从而一步步走进犯罪分子的圈套。犯罪分子正是抓住了受害者贪图利益的心理,步步设下陷阱,使得电信诈骗屡屡得手。

2。受害者的从众心理,当只有一个人说你欠钱的时候,也许当事人不容易上当,但如果再加上“公安局”“人民检察院”等政府机关,不断加强其欠钱的印象,受害者就会开始动摇,直到受骗。当行骗者的第一步成功时,受害者一般会怀疑,但犯罪分子会抓住时机,以不同的方式引导人们的信任,消除疑虑,进一步突破心理防线,最终实现欺诈的目的。 

4。受害者疏于防范,安全意识薄弱。从各种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罪犯非常善于把握受害者的心理弱点,电信欺诈技术、内容和社会情况,政策方向和不良风气密切配合,翻新极快,罪犯抓住每个人每天最关心的事情,很容易使受害者匆忙和不能看穿骗局的意图,例如手机欠费, 交通罚款和其他类似形式的欺诈中的受害者就属于这种类型。

(二)客观原因

1。电信诈骗有其存在的社会环境。从电信诈骗案件分类的持续整合中,我们可以看到电信诈骗犯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同步犯罪规律的增加而增加。我们本国的电信诈骗始于2008年左右的金融风暴时期,银行的高额存款利率为成功实施非法犯罪创造了便利,低就业率为犯罪分子提供足够的人员保障。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发生重要转变,改革深水区,各种各样的诱因产生许多犯罪,依靠高科技的社会管理手段,使用一种新型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多,如QQ号码被盗,私人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大量泄漏,对罪犯获得的信任欺诈对象提供了基础。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罪犯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处于高发生率的状态,电信诈骗是犯罪行为之一也不例外。

论电信诈骗罪(3):http://www.youerw.com/faxue/lunwen_20275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