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范文 >

统筹发展和安全

时间:2023-03-13 16:19来源:优尔论文
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 ),做到( ),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统筹发展和安全标准答案: 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其一,要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思想贯彻于基础设施优化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增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基本方略,并在“十四五”规划中专章部署。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产业链布局的基本依托,又关系到产业安全、能源安全、供应链安全等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保障。因此要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思想,贯穿到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优化的全过程,实现既能给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又能保障极端安全风险冲击下基础设施具备足够的安全韧性,承担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产业安全、供应链安全等功能。

其二,基础设施优化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安全的综合效益目标。基础设施优化要全面而不是片面、系统而不是零散、动态而不是静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尤其是要考虑到安全风险冲击下的成本收益,提高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为此需要在对基础设施运营现状进行科学量化评估基础上,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生态、安全的综合效益。如对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要以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优化的重点,在经济发展中完善网络协同,在安全保障中增强网络韧性,进而提升网络效益;对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要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和关键科技领域安全;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在提升城市群和城市生活品质的同时,防范极端灾害风险,加强城市防洪排涝、防灾减灾、公共卫生等应急设施规划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标准答案: 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其三,要坚持重要基础设施能够承受极端风险冲击的底线思维。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的需要相比还不完全适应,为此要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中,坚持底线思维。如基础设施布局中引入巨灾异地备份的思路,确保极端风险冲击下,关键基础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基础设施结构要充分考虑业务可持续发展需求,在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国家城市群、重大科技设施、人才技术分布、经济产业链等布局,确保极端安全风险情景下经济社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基础设施建设要关注安全功能,要综合考虑基础设施的区域分布和城市功能定位,立足总体国家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国家安全等多种功能互相配合支撑的城市群和产业链格局;发展模式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宏观引导,化解单纯依靠市场自我生长、产业自发集聚、城市无序扩张所产生的脆弱性,推动基础设施发展模式升级,适度超前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增强面对极端风险冲击的安全韧性。

统筹发展与安全,既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现实挑战,也是对交叉理论或跨学科研究提出来的新课题。发展问题一直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主题,在社会学、政治学中也有所涉及;安全问题则更多的是外交领域和国际政治(经济)学关心的主题。长期以来,这两大问题是分开进行研究的,少有交集。由于缺乏较为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方法,学者在讨论发展和安全问题的时候,往往各执一端,较难深入。这里笔者尝试从韧性理论角度,将发展和安全置于统一的框架中进行分析。 统筹发展和安全:http://www.youerw.com/fanwen/lunwen_14831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