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范文 >

瑞金烈士纪念塔设计者

时间:2022-12-25 10:02来源:优尔论文
瑞金烈士纪念塔设计者:钱壮飞。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为了纪念历年来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战士而建;纪念亭是为了悼念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建

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的设计者是谁

瑞金烈士纪念塔设计者:钱壮飞

 1930至1933年初,历经四次反“围剿”胜利,中央苏区的发展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国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根据地。战事的胜利为苏区各项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时机,酝酿已久的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1933年6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会议,决定为二苏大建设“六大建筑”,并成立了第二次全苏大会准备委员会。瑞金烈士纪念塔设计者:钱壮飞

 

  为了纪念为苏区牺牲的红军战士,六大建筑中,专门建设了“红军烈士纪念塔”为核心的四大纪念建筑,包括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烈士纪念亭、博生堡、公略亭。《第二次全苏大会准备委员会为建立红军烈士纪念塔启事》中写道:“历年来在战争中牺牲了的红军战士,他们是为着保卫苏区与发展苏区,为着推翻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统治,为着工农阶级的解放而流血牺牲了。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为着要永远纪念这些被牺牲了的红军战士,决定建立红军纪念塔。”瑞金烈士纪念塔设计者:钱壮飞

 

  红军烈士纪念塔是为了纪念历年来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战士而建;纪念亭是为了悼念在土地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建;博生堡与公略亭,则是以赵博生、黄公略两位烈士的名字命名。四大纪念建筑由钱壮飞担任设计,纪念建筑的设计理念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运用朴素具体的象征手法传递价值观,以期达到纪念与教育共存的效果。纪念建筑寓意形象而直白,目的是让群众易于接受和喜爱,坚定群众的信心。瑞金烈士纪念塔设计者:钱壮飞

马院思政课教师先后来到江西瑞金叶坪旧址、旧居、瑞金沙洲坝红井、兴国将军馆、瑞金二苏大旧址、福建古田会议旧址、福建长汀瞿秋白纪念碑和杨成武纪念碑等现场,重温苏区时期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先烈们克服困难、坚定理想、奋勇斗争的伟大事迹。在瑞金叶坪的红军烈士纪念塔前,学院思政教师向先烈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并来到瑞金市云石山感受红色历史文化,重走长征路。瑞金烈士纪念塔设计者:钱壮飞

 

    通过参观学习,学院思政课教师纷纷表示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深刻地认识了党的历史,坚定了作为党员的理想信念,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坚定不移发扬苏区精神。

 

  在当时的中央苏区,许多复杂的工程,都是依靠“土专家”的设计与人民群众的义务劳动完成的,纪念塔的建成,也离不开群众各方面的支持。

 

  红军烈士纪念塔于1933年8月1日破土动工,梁柏台任工程指导,工程刚开始,在中央苏区就掀起了一股主动募捐的热潮。瑞金叶坪村的谢益辉老人,当时已年过花甲,独子参加了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光荣牺牲。纪念塔开始修建后,他将准备买棺材的三块大洋也捐了出来。工程筹备处的同志知道谢大爷的情况,说什么也不肯收。谢大爷激动地说:“你们一定要收下,我连儿子都献给了苏维埃,你们就让我为我儿子和其他烈士尽点心意吧!”。瑞金烈士纪念塔设计者:钱壮飞

 

  在纪念塔的建造上,群众的义务劳动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933年9月15日第109期的《红色中华》,作了“红军烈士纪念塔在建设中”的报道:“……建筑纪念塔的工友同志、石匠、泥水等,工作非常努力,多做义务工作,尽情拥护这个烈士纪念塔。特别是泥水工人宋兆禄同志,每天做工,上工早,休工迟,真正站在工人领导的地位与全苏区的百万劳苦工农群众们,大家踊跃募捐,来拥护这一红军烈士纪念塔呵!” 瑞金烈士纪念塔设计者:http://www.youerw.com/fanwen/lunwen_11474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