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正文

儿内科疾病并发肠套叠临床分析

更新时间:2014-9-3:  来源:毕业论文
儿内科疾病并发肠套叠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儿内科疾病并发肠套叠的原因。 方法 对本院治疗的由小儿内科疾病并发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4例患儿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例复位失败者经外科手术治愈。 结论 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导致医源性肠套叠的发生。减轻药物不良反应,避免并发肠套叠的根本方法在于解除胃肠道痉挛。
  [关键词] 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医源性肠套叠;胃肠道痉挛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195-02
  肠套叠是由于部分肠管及附着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而形成,以急性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率居小儿肠梗阻之首。小儿肠套叠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的原发性肠套叠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非常高,大多数可以避免手术治疗。但有一部分小儿肠套叠是由内科疾病并发而来,由于有原发病症状掩盖,肠套叠的表现常常被忽视,容易导致误诊,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被迫采取手术治疗,甚至会因绞窄性肠梗阻而致命,不但增加了患儿痛苦,而且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本院近年来共治疗由小儿内科疾病并发的肠套叠患者1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患儿中,男11例,女5例,全部患者均经腹部彩超及X线检查确诊,都有胃潴留和腹胀症状。年龄5个月~4岁,平均1.8岁;其中< 1岁8例(50.00%),1~3岁7例(43.75%),> 3岁1例(6.25%);发生肠套叠时间:入院≤ 1 d 2例(12.50%),2~3 d 8例(50.00%),4~5 d 6例(37.50%)。原发疾病:过敏性紫癜4例(25.00%),大叶性肺炎1例(6.25%),支原体肺炎2例(12.50%),胸膜炎1例(6.25%),轮状病毒肠炎5例(31.25%),感染性腹泻病3例(18.75%)。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中,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均伴有腹痛;3例伴呕吐,并发肠套叠时腹痛明显加重,均出现呕吐;8例腹泻患儿(含轮状病毒肠炎及感染性腹泻病)均伴有呕吐及哭闹,并发肠套叠时7例阵发性哭闹突然加重,大便明显减少;1例表现为精神萎靡,大便带少量血丝;3例肺部感染病例及1例胸膜炎病例均无呕吐、腹痛症状,在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3例红霉素,1例阿奇霉素)治疗后出现呕吐、腹痛症状,并发肠套叠时腹痛明显加重,伴面色苍白,无血便。
  1.3 辅助检查
  全部患者均经腹部彩超检查发现“同http://www.youerw.com心圆”征、“靶环”征或“套筒”征,并经X线空气灌肠发现气柱推行受阻、杯口征确诊为肠套叠。
  1.4 治疗方法
  14例患儿采用空气灌肠治疗,采用自动控制压力的结肠注气机,肛门插入Foley管,肛门注入气体后即见肠套叠肿块各种影像,逐渐向回盲部退缩,此时可见网状或圆形充气回肠,说明肠套已复位。同时给患儿口服肠内不吸收的活性炭1 g,炭末一般6~12 h由粪便排出即可证实肠道彻底贯通。2例小儿采用肠套叠手术复位术,采用上腹部横切口,用压挤法沿结肠框进行肠套叠整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抨准差形式表示,并进行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4例患儿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例复位失败经外科手术治愈。灌肠复位中出现1例结肠穿孔并发症,表明为患儿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病情突然恶化,及时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应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小儿胃潴留和腹胀平均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儿内科疾病并发肠套叠临床分析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