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正文

剖宫产术后护理8原则 第5页

更新时间:2014-7-7:  来源:毕业论文

剖宫产术后护理8原则 第5页
预防产后静脉栓塞始于孕期   
传统观念认为,产妇在月子里不要过早活动,不然会伤身子,一辈子落下病根。  
其实,这样做是好心办坏事,对产妇的健康很不利,容易引发多种不良后果,静脉栓塞就是其中之一。  
产后静脉栓塞是产妇在月子里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特别产后第一周是栓塞的多发期。一般来讲,静脉栓塞以下肢最为常见,还可发生于门腔静脉、肠系膜静脉、肾静脉、卵巢静脉及肺静脉等。  
   
产后易发静脉栓塞的2大缘由  
   
1、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中  
   
怀孕时,血液中的的凝血因子会增多,溶解血块的因子会减少,这种现象在产后会持续一段时间,使血液处于容易形成血栓的高凝状态中。  
   
2、静脉血管中的血流变慢  
   
怀孕后期增大的子宫压迫深部静脉,使血液回流受到阻碍,造成血流缓慢,瘀滞在静脉中;加上分娩造成的血管损伤,或产妇因做剖腹产手术、阴道受伤较为严重而较长时间地躺在床上休养,未能及早起来活动。这样,易导致血液循环变得缓慢,血液淤积在深部静脉血管中,在静脉血管中凝结并形成血块,造成栓塞。  
   
产后静脉栓塞的3大不良后果  
   
1、引起下肢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当血液循环变得缓慢时,非常容易在下肢的静脉血管中形成血块。由此,引起静脉曲张或进一步加重孕期原有的静脉曲张,导致血栓性静脉炎。栓塞发生在小腿的静脉时,可在小腿皮肤上见到一条条血红的肿胀血管。不仅使产妇感到发胀,并在小腿弯曲时引起疼痛。当大腿形成血栓性静脉炎时,整个下肢的皮肤都会变得肿胀、发硬、发白,造成疼痛和行走困难。  
   
2、引起盆腔静脉发生栓塞  
   
当栓塞发生在盆腔静脉中时,产妇出现腹痛、高烧等症状,并伴有下肢压痛、皮肤发红和水肿等不适。  
   
3、引起可怕的肺部栓塞  
   
最可怕的是,如果血块随着血液流动跑到肺部,就会引起深部静脉栓塞。深静脉发生栓塞是围产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因为,深静脉中的栓子小,容易脱落游走。当栓子阻塞肺动脉时,就会发生肺栓塞,导致产妇猝死。   
   
5大有效预防对策  
   
1、孕期避免久站久坐  
   
* 怀孕后期,或在脚和腿刚出现静脉曲张时,或已形成静脉曲张,应注意不要长久地站立,不要久坐不动或经常盘腿而坐,也不要时常步行走远路。  
   
* 平时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如果不得久站或久坐,如白天在办公室久坐时,半个小时就要站起来走动一下,使脚部得到活动。  
   
* 条件允许时可把双腿抬起放在桌子上,久站时要注意不时地调整姿势,如让一只脚膝略为弯曲地站立,这样,就可把身体的重心轮流地放在两条腿上,促进下肢静脉血液会流到心脏,减轻静脉曲张。  
   
2、孕期生活细节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 内衣、内裤要宽松一些,不要过紧地勒腹部,影响静脉血液回流。  
   
* 如果刚刚形成静脉曲张,每天起床后趁着静脉曲张和下肢水肿较轻时,穿上高弹力的袜子,或在小腿由下而上地缠上弹力绷带,待晚上临睡前取下。  
   
* 当下肢出现静脉瘤时,平时行动要小心,避免磕碰静脉瘤。  
   
* 避免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澡,与体温相同的水最为适宜。  
   
* 为了减轻静脉压力,要防止或及时纠正便秘,每次蹲厕不要时间太长有咳嗽或气喘时应积极治愈。  
   
* 睡眠时特别是夜间,要用枕头将脚垫得略高一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顺畅回流。  
   
3、避免发生孕期并发症  
   
* 资料显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前置胎盘及难产等并发症,都会增加静脉栓塞的几率。因此,孕期要充分注意避免这些并发症。  
   
* 定期去做孕期检查,这是及早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最好方法。避免过度劳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至少在8小时以上;情绪不要大起大落,感到不适时赶快去看医生;安排均衡合理饮食,不要让体重过于增长,过胖容易引起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睡眠或躺卧取左侧卧位,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避免发生静脉曲张或静脉瘤。  
   
* 避免胎儿长得太大,胎位不正时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做胸膝卧位,以矫正胎位,从孕期开始接受无痛分娩的健康教育,了解分娩过程,知情选择减轻产痛、消除恐惧的各种方法,避免发生难产。   
   
* 按时做产前检查,通过B超检查及早发现前置胎盘,以做恰当处理。  
   
4、孕前及产后都应积极运动  
   
* 对于孕产妇来说,预防深静脉栓塞的最好办法是运动。运动可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环,预防产后静脉淤血及血栓形成。因此,即使在怀孕后期,也不要因行动不便而停止运动,还应继续坚持散步或做适量家务。  
   
* 为了防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可在每天起床前,最好先做一些活动脚趾头的运动,然后动动脚并抵住床边压压,再左右移动。  
   
* 产后第一周是栓塞多发期,产妇应及早下床,并做适量运动。掌握由小到大、逐步增加的运动原则,以不感到疲劳为限度,特别是剖腹产分娩的产妇。  
   
* 如果会阴部无裂伤、疲劳已消除、身体没其他严重疾病,可在产后12小时坐起进餐进水。  
* 自然分娩的产妇,可在产后6-8小时坐起来,在床上靠靠,12小时后由家人陪伴去卫生间如厕,24小时后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医院的长廊里或家中卧室随意走走,并做一些轻微地活动,如床上翻身、抬腿、绕床行走等,也可站起来为小宝贝换尿布。  
   
* 起床第一天,早晚先在床边坐上半小时,第二天起在房间里慢慢地走走,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随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和时间,半个月后开始做些轻微家务。  
   
* 即使是剖腹产手术后也不宜静卧,术后在知觉恢复后及早起来活动。可在24小时后练习翻身和伸屈肢体,从床上坐起并下床慢慢地活动,保证深部静脉血液不停流动。   
   
5、剖腹产术后采取恰当举措  
   
* 防止身体发生脱水,使血液浓缩。剖腹产分娩的产妇,身体消耗大,进食较少,血液容易浓缩,加之孕期血液呈高凝状,故易形成血栓。因此,术后应注意补足水分,纠正脱水状态,如术后3天常规输液;术后6小时开始进食一些流质食物,如蛋花汤、藕粉等;术后第2天肠道正常排气后,进食一些稀粥、鲫鱼汤等半流质。  
   
* 输液时尽量采用上肢静脉输液,以防补液体中的葡萄糖和某些药物刺激静脉壁,诱发血栓形成。下肢静脉如果被损伤,更容易促使血栓形成,不能仅为了方便就向医生要求在下肢输液。  
   
特别提醒:  
   
一旦产妇出现发热,必须警惕是否发生静脉炎,特别是发现下肢出现肿胀、疼痛等现象时更要及时就医。如果早期采用抗凝药物就不需要开刀治疗。对孕产妇来说,及早采取预防是最佳策略。 

上一页  [1] [2] [3] [4] [5] 

剖宫产术后护理8原则 第5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