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正文

浅析空气湿度与人类健康问题

更新时间:2010-3-8:  来源:毕业论文
浅析空气湿度与人类健康问题
空气湿度是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或潮湿程度的物理量。因应用的目的不同,表示空气湿度的物理量也不同。常用的有水汽压、绝对湿度、比湿、相对湿度、露点等。
相对湿度 :指在特定温度下的水汽分压和饱和水汽压之比, 相对湿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压力也会改变相对湿度。比如,在常温下,如果压力增加一倍,相对湿度会增加两倍。
比湿 :即湿气(1kg)中所含的水蒸气(kg)。kg/kg来表示。
露点 :是指空气中饱和水汽开始凝结的温度,也就是结露的温度。
在100%的相对湿度时,周围环境温度等于露点温度。露点温度越小于环境温度,就意味着越小的结露可能,也就意味着空气越干燥。露点不受温度影响,但受压力影响。
 绝对湿度是一定体积的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质量,一般其单位是克/立方米。绝对湿度的最大限度是饱和状态下的最高湿度。绝对湿度只有与温度一起才有意义,因为空气中能够含有的湿度的量随温度而变化。
在医学上空气的湿度与呼吸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在一定的湿度下氧气比较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一般人在45-55%的相对湿度下感觉最舒适。过热而不通风的房间里的相对湿度一般比较低,这可能对皮肤不良和对粘膜有刺激作用。湿度过高影响人调节体温的排汗功能,人会感到闷热。
研究表明,湿度过大时,人体中一种叫松果腺体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就相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还容易患湿痹症;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皮肤干燥、鼻腔粘膜受到刺激,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呼吸系统病症。此外,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时,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科学测定,当空气湿度高于65%或低于38%时,病菌繁殖滋生最快,当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死亡较快。
相对湿度通常与气温、气压共同作用于人体。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表明,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夏季室温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18℃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冬季湿度有时太小,空气过于干燥,易引起上呼吸道粘膜感染,患上感冒。
夏季,湿度增大,水汽趋于饱和时,会抑制人体散热功能的发挥,使人感到十分闷热和烦躁。
冬天,湿度增大时,则会使热传导加快约20倍,使人觉得更加阴冷、抑郁。关节炎患者由于患病部位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损伤,抵抗外部刺激的能力减弱,无法适应激烈的降温,使病情加重或酸痛加剧。如果湿度过小时,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丧失,人感觉口干舌燥,甚至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和鼻出血,并诱发感冒。调查研究还表明,当相对湿度达90%以上,26℃会让人感觉31℃似的。干燥的空气能以与人体汗腺制造汗液的相等速度将汗液吸收,使我们感觉凉快。可是湿度大的空气却由于早已充满水分,因而无力再吸收水分,于是汗液只得积聚在我们的皮肤上,使我们的体温不断上升,同时心力不胜负荷。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潮湿的程度,可用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是指空气实际所含水蒸气密度和同温下饱和水蒸气密度的百分比值。人体在室内感觉舒适的最佳相对湿度是49~51%,相对湿度过低或过高,对人体都不适甚至有害。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就要借汗液的蒸发来排出热量。此时,空气湿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汗液蒸发速度很慢,人就有一种黏糊糊的感觉,很不舒服。如果高温伴着高湿(如夏季雷雨来临前),还容易发生中暑现象。只有当空气湿度较低时,汗液蒸发速度才会较快,即使天热一点,人也会感到一种爽快。例如,同样是高温天气,在南京往往是汗流浃背,在北京则不会这样。其实北京的气温并不低,人体也并非不出汗,只是因为北京的空气湿度较小。
空气湿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任何气温条件下湿润的空气对人体都是不利的。 研讨标明,温度过大时,人体中一种叫松果腺体分泌出的松果激素量也较大,使得体内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的浓度就绝对降低,细胞就会“偷懒”,人就会无精打采,萎靡不振。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还容易患湿痹症;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枯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皮肤枯燥、鼻腔粘膜遭到刺激,所以在秋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呼吸系统病症。此外,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时,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科学测定,当空气湿度高于65%或低于38%时,病菌繁殖滋生最快,当绝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死亡较快。 绝对湿度一般与气温、气压共同作用于人体。现代医疗气象研讨标明,对人体比较适合的绝对湿度为:夏季室温25℃时,绝对湿度控制在40%-50%比较舒服;冬季室温18℃时,绝对湿度控制在60%-70%。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燥、疲倦、食欲不振;冬季湿度有时太小,空气过于枯燥,易惹起上呼吸道粘膜传染,患上感冒。据科学实验,在气温日际变化大于3℃、气压日际变化大于10百帕,绝对湿度日际变化大于10%时,关节炎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 人体致死的高温指标与空气湿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气平和湿度高达某一极限时,人体的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就要升高,以致逾越人体的耐热极限,人即会死亡。因而,我国规定灾害性天气规范为,长江以南最高气温高于38℃,或者最高气温达35℃,同时绝对湿度高于61%;长江以北地区最高气温达35℃,或者最高气温达30℃,同时绝对湿度高于64%。 夏季,湿度增大,水汽趋于饱和时,会抑止人体散热功能的发挥,使人感到十分闷热和烦躁。冬天,湿度增大时,则会使热传导加快约20倍,使人觉得更加阴冷、抑郁。关节炎患者由于患病部位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损伤,抵抗外部刺激的能力减弱,无法顺应激烈的降温,使病情加重或酸痛加剧。如果湿度过小时,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丧失,人觉得口干舌燥,甚至出现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和鼻出血,并诱发感冒。调查研讨还标明,当绝对湿度达90%以上,26℃会让人觉得31℃似的。枯燥的空气能以与人体汗腺制造汗液的相等速度将汗液吸取,使我们觉得凉快。可是湿度大的空气却由于早已充满水分,因而无力再吸取水分,于是汗液只得积聚在我们的皮肤上,使我们的体温不断上升,同时心力不胜负荷
  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如高山、海岛)工作、生活,还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湿痹症。但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人皮肤干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口渴、干咳、声嘶、喉痛等症状,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另外,相对湿度低,导致人的皮肤弹性下降,加速皮肤衰老,出现表皮粗糙、细胞脱落等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皮肤抵抗病菌的能力。相对湿度过低,还会导致木材水分散失,引起家具或木质地板变形、开裂和损坏;钢琴、提琴等对湿度要求高的乐器不能正常使用;文物、档案和图书脆化、变形。 相对湿度过高,又易使室内家具、衣物、地毯等织物生霉、铁器生锈、电子器件短路;地毯、壁纸发生静电现象,对人体有刺激,甚至诱发火灾。
  加湿器的加湿机制,就是利用换能器将电能换转成机械能,产生每秒170万次的单频超声振动,造成剧烈的水清撕裂作用,使水雾化为1~5微米的颗粒,扩散于室内空气中,以达到调节空气湿度的目的。
我国南方妇女皮肤细嫩、光润,主要原因之一是南方相对湿度高。现代医学还证实,空气过于干燥或潮湿,都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菌的繁殖和传播。科学家测定,当空气湿度高于65%或低于38%时,病菌繁殖滋生最快;当相对湿度在45%-55%时,病菌的死亡率较高。经测定,专家认为室内最佳湿度如下:居室环境:40~70%RH;最有利的防病、治病环境:40~55%RH 。要达到上述标准湿度,靠传统的方法,洒水于室内地面和养鱼、盆景增湿法,显然是不够的。选择合适的加湿器进行人工增湿,就不再是可能,而是一种必须。
浅析空气湿度与人类健康问题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