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余秋雨散文议论文 第2页

更新时间:2010-1-20:  来源:毕业论文
余秋雨散文议论文 第2页
1.从“文革”年代追溯人格与文格
从余秋雨现象批判到余秋雨现象再批判,对于余秋雨先生陷入的两次被动与尴尬,我同意余杰先生的一个观点,他分析8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狂热推举米兰•昆德拉而冷落哈文尔的秘密时,特别提到余秋雨。他认为,哈文尔强调的“灵魂自足”,是知识分子人格的特点,因为灵魂比智慧更重要;而余秋雨却“近似昆德拉而远离哈文尔,他们对人生、对历史、对苦难都有一种冷漠和游戏的态度……”①为此,他甚至愤激地呼喊道:“在整体的罪恶中,知识分子罪不可赦!”②我不知道,余秋雨面对这样凌厉的声音,灵魂是否会震颤?
萨特说过,身处黑暗的年代,你不说“不”,那就是同谋,何况余先生还说过“是”呢?③如果能把“文化苦旅”的下一站选定在文革后期,并勇敢地将自己在《学习与批判》撰文的那一段历史作认真严肃的反省,我相信,余先生的声名不仅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而且定会赢得知识界的喝彩。
2.应赋予散文想象,虚构的权利,突破散文真实的界线
近年在对余秋雨散文的评价中也有交锋,甚至可以说,理论上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如何评价余秋雨散文的小说化(或曰戏剧化)手法引起的。小说化的手法,的确是余秋雨散文的一大特色,这种特色在《文化苦旅》的第一篇《道士塔》中表现得最充分最典型。对这种手法的褒贬两方,通常也都举《道士塔》中对王道士愚昧的心理言行所作的详细描写为例证。例如,下面这段话是常被从正反两面引用的: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里醮一醮,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优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画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④
这当然基本上是想象和虚构,尤其对具体细节的刻画,不可能有史料根据。对这种写法,有人赞赏不已,有一个叫欧阳子的台湾人(?)专门写了一篇题为《道士塔的剧场效果、反讽及其他》的长文,以热烈的赞赏之情,对《道士塔》的戏剧化写法做了细致的分析。(该文收入文汇出版社的《感觉余秋雨》一书。)欧阳文章认为余秋雨以现在进行时的语式,对王道士的“罪行”做了“戏剧化之呈现”,而“这篇散文的巨大冲击力,主要就是源于作者笔下制造出来的剧场效果”。至于否定的意见,手头正好有韩石山先生的《余秋雨散文的缺憾》一文(收入湖南人民出版社的《余秋雨现象批判》一书),就以韩先生为例。韩文在也引了《道士塔》中写王道士粉刷壁画的那段话后,说:“这哪里是写散文,分明是写小说。若老一辈学者,写到这些地方,有史料,就引用史料,若于史无证,断然不敢这样下笔……是想象,是推测,也得说在明处,别把什么都说成是真的,就像亲眼见过似的。”这段话本身写得如何,艺术效果怎样,韩先生没有说。我理解,韩先生的意思是:这不是一个写得好不好的问题,而一个能否这样写的问题,像这样写,写得再好,也不得!——因为这是散文。⑤
两种意见冲突的焦点,还是在散文创作中想象、虚构的自由,换言之,怎样才能既肯定散文必须是真实的这样一种常识,又不否定创作不应受制于任何一种理念的常识?我有一个很常识的想法,那就是请出另一种常识。这种常识就是,在文艺史上,各种体裁本是不断演化着的,在相互交融中,便会有新的体裁产生。倘有一种新的手法出现而旧的名目又无法规范之,那应该做的,不是取消这种新手法,而是给这种新手法取一个新的名字。这正像我们去买帽子,如果店里没有合适的可买,就应该去定做一顶,而不是把脑袋砍掉。具体到那种有着明显想象、虚构色彩的散文,就不妨称之为“小说化散文”,让它在这个名号下合法地存在。既然“历史小说”、“纪实小说”、“散文化小说”一类名号早已有之,“小说化散文”这说法,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吧?
要说对“小说化散文”有什么要求,只须参照人们对“散文化小说”的要求再反其意而用之就可以了。要问如何给“小说化散文”下定义,只须让人们为“散文化小说”所下定义中的“散文”与“小说”对调一下座位就成了。
说到余秋雨的《道士塔》一类文章,与其叫做什么“文化散文”还真不如一开始就叫“小说化散文”或“戏剧化散文”,庶几可以免去不少争执。
3.硬逼文人成圣人,秋风秋雨同喜人
倘若把目光放远一点,余秋雨散文和那些靠媒体妙作、凭名人效应产生轰动的作品不同,必将在我国的散文史上占突出的地位。记得好几年以前,《文化苦旅》出版不久,台湾余光中先生曾写过一篇长文《散文的知性与感性》,文章由古及今,洋洋洒洒,从唐宋八大家一直评述到新文学中散文名家,褒贬得当,新见迭出,给人不少启发。该文结尾有一段话:“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了他的《文化苦旅》。”记得初读时曾愣了一愣:用余秋雨垫后,直接钱钟书,是否有点评价过高?过后才悟到这正体现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敏锐的目光,试想:除了严肃的学术探讨和缜密的艺术分析以外,海峡那边的余先生何必为海峡这边的余先生进行鼓吹?像余光中先生这样不论资排辈,不问亲疏远近,突破门户之见和狭隘的地域观念,确是对历史对大众负责的表现。
近来不时有人指出余秋雨散文的“硬伤”,这得从两方面看:余秋雨本人对此自应虚心采纳,精益求精(目前看来还不够),别人则不必扭住不放,大做文章。“生也有涯,学也无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出现某些纰漏和欠缺。更何况治学向来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专治一门一科,在自己研究的领域中穷搜博取,涓滴不遗,自然令人敬佩。有人则从文史哲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有时也能见专家之所未见,发专家之所未发,给人以新的启迪,这同样值得学习和提倡。总之,双方互补,名尽所能,才有助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就难免有近视之嫌和门户之见了。
有人对余秋雨云游四方颇有看法,连余秋雨一张没有标明住址的名片也拿来做文章,这就更无必要。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何不好?余秋雨尽管行色匆匆,但常能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资料和人们见惯不惊的山水中发掘出深遂的内涵,进而做到历史和现实相沟通,哲理和形象相交融,引经据典而使人豁然开朗,独抒已见而能雅俗共赏,所有这一切努力应该说是十分可贵和难得的。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我在周庄参观游览时,就曾听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的人说起,余秋雨的《江南小镇》助了他们一臂之力,余秋雨散文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毫无疑问,在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加强的今天,像这样的散文不嫌其多,只嫌其少。⑦
4.批朴硼人的同时也反观自我
在我看来,余秋雨的散文有很值得总结的成功经验:第一,它们是“学者散文”,是建立在学识基础之上的散文。这种学识与当年秦牧那些“知识散文”有所不同。“知识散文”以普及常识为特点,而“学者散文”则带有一定的研究性、智慧性(注意:“智慧性”这个概念不同于人们常常谈到的“思想性”)。《白发苏州》、《上海人》、《天涯故事》等篇中对中国地域文化丰富性的发现,就有不少独具慧眼之处。《一个王朝的背影》、《苏东坡突围》、《十万进士》等篇对中国历史阴影的深刻批判,《青云谱随想》、《风雨天一阁》、《千年庭院》、《遥远的绝响》等篇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余秋雨散文议论文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