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对生态美学的认识

更新时间:2009-11-23:  来源:毕业论文

对生态美学的认识
当代生态意识的觉醒,不仅是当代对于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审视和反思,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科学发展突出地反映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崛起之中。
环境科学是20世纪中叶,在环境保护实践和传统科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从研究环境污染与破坏现象及其防治措施开始,进而展到研究人与环境的协同深化。它最初直接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公共卫生学和工程技术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实践进一步表明,有效的环境保护依赖于人类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科学认识与合理调节,由此环境发展也进入了社会科学的领域。
生态美学是我国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可以说是中国学者的一个创意,是一种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因为,西方有生态批评、生态诗学与环境美学,但却没有真正提出生态美学。我国学者提出的生态美学观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当代运用直接有关,也与我国由于自己环境资源压力的国情一直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有关,同时正与当前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相切合。生态美学观经过十年发展,到2005年逐步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学术潮流,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吸引更多学者投入到这一重要研究领域。可以说,2005年是我国生态美学观得到极大发展的不平凡的一年。
人类所历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也将导致整个人类文明的衰败。这就是说,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那么留给自己的将是荒漠。这种历史教训并非没有。昔日位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曾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巴比伦人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由于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终于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早在两千年前,漫漫黄沙淹没了巴比伦王国,由此它在地球上便销声匿迹了。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沉醉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逐步落实,一种新的人类文明的曙光已经呈现,这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学的要领是由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E.H.Haeckel1834-1919)于1866年在《普通有机体形态学》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我们把生态学理角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环境有关系的全部科学,进一步可以把全部生存条件考虑在内。"生态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是植物和动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研究的。1921年美国社会学家派克(C.C.Park)提出了人类生态学的概念,而这方面的大量研究只是近二十年来的事。 生态学研究指出,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物质的生命支持系统和不同功能特性的生物性的特征体所组成。其中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惟一的生产者,是它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质;各种动物和人都只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只能直拉或间接地依靠绿色植物文持生命;而各种生物则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它将有机的残骸分解为无机物回归到环境中去。食物链把生物与非生物、生产者与消费者以及消费者与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形成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它体现了生态系统内部各种要素的本质联系。生态学表明,人对自然界具有依存性,各种生命现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必须使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和谐共生并协同发展。
当然,人类生态意识的萌生具有悠远的历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极其丰富的思想遗产。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本体意识,"亲亲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念,"取之有度用之以时"的生态经济观念,"体证生生以宇宙生命为依归"的生态审美观念,以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永续发展的价值取向等。
审美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形成的人类文化生存方式和精神境界,它是人的生命活动精神领域的拓展和延伸。审美的需要是一种人类的自然我意识功能,是对人类存在状态的直观体认和自我确证。它不再把人的生活世界当做满足功利需要的手段和对象,而是作为在类发展和个体创造自由的感性现实。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正是以人的身心合一的整体生命去感悟对象世界,达到生命的体验。"天人合的"的自然本体意识,有助于的生态审美观念的产生。
我国近现代的美学理论是以西方美学体系为参照而形成的。由于传统西方美学是建立在主观二分的哲学模式和征服自然的文化观念之上的,由此使审美对象的形象性特征并囿于艺术的领域。所以在中外文化中都未能把生态审美意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而纳入美学范围中。现代生态观念的发展,促使我们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和现有美学体系加以重新审视和反思,由此而出现对生态美学的探索和研究。
生态审美观正是以生存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生态审美反映了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性。生态审美意识不仅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也不只是对外在自然美的发现,而且是生命的共感与欢歌。在这里,审美不是主体情感的外化或投射,而是审美主体的心灵与审美对象生命价值的事例。它超越了审美主体对自身生命的关爱,也超越了役使自然而为我所用的价值取向的狭隘,从而使审美主体将自身生命与对象的生命世界和谐交融。
人和生命运动是自然的生命之网的普遍联系中展开的,它是建立在各种生命之间、生命与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共同进化的基础之上的。由此而使人感受到这种生命的和谐共生的必然性并唤起人与自然生命之间的共鸣。生命的共感既体现了生命之间的共通性,也反映出生命之间的共命运感。

[1] [2] 下一页

对生态美学的认识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