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行政论文 >> 正文

外汇储备看我国流动性过剩论文 第4页

更新时间:2010-7-22:  来源:毕业论文
外汇储备看我国流动性过剩论文 第4页
会加大对国内市场的信贷发放规模,从而导致银行信贷规模的增长失衡,形成投资过热。从2009年我国公布的金融数据来看,10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1.75万亿元,同比增长32.15%;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29万亿元,同比增长31.73%。强劲反弹中的信贷增长和新一轮的投资增长反弹将会引发中国经济的再次过热。另外,银行信贷规模的失衡增长也可能带来信贷风险的放大。如果在国内经济上升的时期,银行实现过猛的信贷扩张,那么一旦转入经济下行时期,前期大量的放款就有可能形成不良资产,加剧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2.2.4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降低 
目前,为了缓解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不得不投放更多的外汇占款,频繁地动用央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进行被动的对冲,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因此被大幅度地降低了其独立性。同时,这种货币对冲方式的可持续性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显示,截至2009年6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4.1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了0.3万亿元。截至7月末,28天期正回购、91天期正回购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操作利率分别较年初上升22个、14个和28个基点;而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则自7月9日重启以来累计上升近20个基点。由此带来的将是利息支出的不断飙升和货币对冲成本的日趋增大。
3    关于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之间关系的综合分析
3.1基于货币冲销的相关理论分析 
 本文参考Kumhof(2004)的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即一国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资本项目管制和强制结售汇制条件下,其中央银行会试图通过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交易,主动运用自己所掌握的金融工具来抵消其他因素对货币供给的冲击,以文持货币供应量目标的稳定和宏观经济健康地运行),从货币冲销论和货币数量论两个方面来分析并确定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之间的逻辑关系。
假设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资本项目管制和强制结售汇制的条件下,根据费雪方程式:
Md * V = P * Y                        (3-1)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
    上式中Md为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V为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流通中的物价水平;Y为社会的总产出量。
    对公式(3-1)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lnMd + lnV = lnP + lnY                    (3-2)
对公式(3-2)两边进行求导得:
                dMd      dV     dP      dY                  (3-3)
                 Md              V       P       Y
对公式(3-3)进行离散形转变并移位得:
              △P       △Md      △V      △Y                      (3-4)
               P         Md        V        Y
则当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即货币供应量等于货币需求量:
                          MS = Md                                        (3-5)
将公式(3-5)代入公式(3-4)式中得:
             △P        △MS       △V      △Y                     (3-6)
              P        MS(Md)       V        Y
若国家处于国际收支盈余阶段,货币市场出现失衡时,设该阶段国际收支顺差余额为△F,则此时中央银行外汇储备余额为F1 = F0 + △F;若此阶段新增外汇占款流入商品和劳务市场的比率为n,货币乘数为k,名义汇率为E,则由此外汇占款压力所形成的被动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为△MS = k * n△F * E,又假定货币的流动速度不变(△V = 0),并且不存在外部的冲击(△Y = 0),则体现在公式(3-6)中有:△F↑  △MS↑  △MS/Md↑   △P/P↑,即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导致外汇占款的相应增加,在外汇占款增加的压力下,货币供应量又被动地通过货币乘数成倍地增加,进而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超出经济增长所需,产生流动性过剩,最终引起通货膨胀效应。
理论分析结合实际国情。当前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尽管如此,为了避免国际资本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排除货币大规模投机冲击的可能,我国还是在努力地文持着汇率的稳定性。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三元悖论”,任何一个国家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三者之间不可能同时兼得,最多只可选其二。在我国这样的汇率制度下,资本的流动必然会呈现单向自由化:外汇储备的增长会以人民币等值投放为代价,也会成为人民币投放的主要闸门。因此,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快速膨胀或持续增长都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货币供给量,从而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
3.2基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下面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更具体地分析外汇储备与流动性过剩之间的逻辑关系。 为了更方便地分析,本文将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简略地写成以下的表形式:
资产 负债
 再贴现及贷款      ①
流通中的现金        C
财政贷款或透支    ② 银行存款准备金      D
各种证券          ③  财政性存款         ⑥
黄金与外汇储备     F 其他负债(包括资本项目) ⑦
其他资产          ⑤ 

根据复式记账原理可知:资产 = 负债 + 资本项目
即反应到央行资产负债表中为:① + ② + ③ + F + ⑤ = C + D + ⑥ + ⑦
根据货币供给理论,记基础货币为R,则:R = C + D 。结合复式记账原理并进行整理得到:   R = C + D = ① + ② + ③ + F + ⑤ - ⑥ - ⑦
          = ① + (② - ⑥) + ③ + F + (⑤ - ⑦)             (3-7)
由公式(3-7)可见,影响基础货币(R)的主要因素有以下5个:
1)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及贷款(①);
2)  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贷款净额(② - ⑥);
3)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各种证券(③);
4)  中央银行买卖的黄金和外汇储备(F);
4)  中央银行对其他部门的贷款净额(⑤ - 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外汇储备看我国流动性过剩论文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