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氯化钾酸性镀锌工艺研究 第6页

更新时间:2016-8-31:  来源:毕业论文
工艺条件的确
3.3.1 电流密度的确定
镀液:250mL基础镀液+0.1g/ml苄叉丙酮+0.2g/ml苯甲酸钠+0.3g/ml的NNO+0.18g/ml的平平加+0.05g/ml糖精钠+0.05g/ml烟酸
调节全电流值分别为(A/dm2)0.2、0.4、0.6、0.8、1.0、1.2、1.4、1.6在赫尔槽中做平行实验。取镀层效果最好的为pH的最优值。当电流密度值为1时镀层最为光亮。
3.3.2 温度的影响
镀液:250mL基础镀液+0.1g/ml苄叉丙酮+0.2g/ml苯甲酸钠+0.3g/ml的NNO+0.18g/ml的平平加+0.05g/ml糖精钠+0.05g/ml烟酸
调节温度分别为15℃、20℃、25℃、28℃、30℃、35℃,在赫尔槽中做平行试验。取镀层效果最好的温度为最优值。当温度为30℃时镀层最为光亮。
3.3.3 电镀时间的影响
镀液:250mL基础镀液+0.1g/ml苄叉丙酮+0.2g/ml苯甲酸钠+0.3g/ml的NNO+0.18g/ml的平平加+0.05g/ml糖精钠+0.05g/ml烟酸。
分别将样板电镀3min,5min,7min,9min,10min,11min,13min,15min,做对比实验。对比不同时间下镀层效果仍然合格则工艺过关。
3.4 退镀
3.4.1 配置退镀液
本实验采用烟酸退镀工艺。
表3.3.1 退镀液的组成及工艺
组成 含量
浓盐酸(ml)
蒸馏水(ml)
    氯化钠(g)
退镀时间(s) 250
250
7.5
15~30
3.5 镀层外观检测
镀层外观不光有光亮,还会出现针孔,发暗,烧焦或粗糙,点蚀,枝晶或粉末状。脆性或裂开,露底等多方面现象,在实验过程中得仔细观察。
3.6 注意事项
a.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采用去离子水,以免引入杂质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b.电镀时,除了温度为变量的实验,别的实验都要保证镀液温度的稳定,应用水浴保温。
c.电镀前,调节pH值。
d.电镀后的样板用去离子水洗后,用热风吹干再观察。
e.尽量避免镀液或药品长时间与皮肤接触,实验完用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如果药品不慎溅入眼中,及时用大量水清洗并及时就医。
f.用完后的镀液应倒入相应的废液缸回收处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氯化钾酸性镀锌工艺研究 第6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