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工艺(摘要+填土与压实+路面排水+路基防护) 第3页

更新时间:2010-6-4:  来源:毕业论文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工艺(摘要+填土与压实+路面排水+路基防护) 第3页
4.2 轻质路堤
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可减轻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目前国内已有应用粉煤灰填筑路堤的成功经验,可使路堤自重减轻25%左右。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测定最大干容重为9-12KN/m3。硅钻型粉煤灰粘性小,不具塑性,但液限在64%左右,最佳含水量37-41%,有良好的压实性能。粉煤灰路堤边坡表层1-2m用粘质土包覆,以稳定边坡和利于长草,路床顶面用粗粒上封闭厚0.3-0.5m。
4.3 土工合成材料加固
浅层(一般小于3m厚)的软土地基可采用先在地表铺筑上工布,再填筑路堤,土工布起分隔、过滤、排水和加速固结等作用,从而取代常规的置换方法。
软土层厚度3-5m,采用土工布与砂垫层联合处治,排水砂垫层的厚度可由50cm减薄至30cm。也有在路堤下面与地表之间铺设多层土工织物,利用材料的高抗拉强度克服地基的滑动变形来保持稳定,通过控制填土速率,配合超载予压,使地基迅速固结。
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土工格栅,以及采用网箱席垫处理软土地基,其主要作用是使地基土和填料向上和向两侧的位移受到限制,减少局部荷载。采用网箱席垫可减少总沉降量40%左右。
5 黄土陷穴处理
黄土陷穴是黄土地区路基施工常见的病害。黄土陷穴处理范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宜在路基填方或挖方边坡外,上侧50m,下侧lO--20m。若陷穴倾向路基,虽在50m以外,仍应作适当处理。对串珠状陷穴应彻底进行处治。处理时,采用灌砂、灌浆、开挖回填等措施,开挖的方法可以采用导洞、竖井和明挖等。   a灌砂法适用小而直的陷穴,以干砂灌实整个洞穴。
b 灌浆法适用于洞身不大,但洞壁起伏曲折较大,并离路基中线较远的小陷穴,施工时先将陷穴出口用草袋装土堵塞,再在陷穴顶部每隔4-5m打钻孔作为灌浆孔,待灌好的土浆或水泥浆凝固收缩后,再在各孔作补充灌浆,一般需要重复2-3次。
c开挖回填夯实适用于各种形状的陷穴,填料一般用就地黄土分层夯实。
d导洞和竖井适用较大、较深的洞穴,由洞内向外逐步回填夯实,在回填前,应将穴内虚土和杂物彻底清除干净。当接近地面0.5m时,应用老黄土或新黄土.-加10%的石灰拌匀回填夯实。
处理好的陷穴,其上层表面均应用石灰与土比例为三比七的石灰土填筑夯实或铺填老黄土等不透水材料加以改善。石灰土厚度应按设计严格执行。如原设计末要求时,其厚度不宜小于30cm。并将流向陷穴的附近地面水引离,防止形成地表积水或水流集中产生冲刷。
6路基灌水加速自然沉降施工新工艺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公路工程质量也日益被重视起来,公路路基是承受汽车荷载及路面受力的基础,其施工质量好坏,关系到整个公路使用寿命。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方面,路基填土高度非常高的情况下,路基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高等级公路使用和效益。
  在路基施工完成后,路基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自然沉降(填石路基不明显),考虑路基自然沉降的因素,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通常在完成路基后停止施工3~ 12个月以稳定路基,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影响了进度和提前工期效益,而且并不一定完全完成自然沉降。况且沉降会延续数年,只是沉降量较小而已。为了减少路基自然沉降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加速路基自然沉降,提前工期,故提出路基灌水加速自然沉降的施工方案。
路基自然沉降成因
路基施工完成后,压实度检测是以实测容重实验室内击实试验最大干容重对比而言。一方面,最大干容重是实验室内数据,另一方面规范规定压实要求并不是完全100%,有一定的剩余偏差,所以路基按规范和验收标准检查合格后,必然会有沉降,况且就是完全符合最大干容量即压实度100%,在地下水及地上水的共同作用下,随着时间推移,也必然会有自然沉降。而路基路面(路床)弯沉指标只是检测反映路基的强度情况,平整度、标高、宽度、偏位等指标反映路基外观及形状的检测指标。
考虑到路基如果自然沉降整体下降,且下沉数据一致的话,则并不会影响路面使用。事实上经过多数公路(包括高速公路)观察测量并非如毕业论文http://www.Lwfree.cn/ 论文网http://www.Lwfree.com/路床顶)路肩上封土埂,相当于先进行培路肩(路床顶)然后灌水的施工方法。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a 路肩上封土埂宽度可为路肩宽度,厚度考虑路面横坡,宜在20cm~ 50cm之间。
b 路基长度上横向要每隔5~10m打一横隔土坝(最后清理施工路面基 层)。
c 考虑路基宽度较大时纵向打一土坝形成方格网状。
d 在土坝方格上灌水时,防止冲刷路基。
e 灌水时间控制15~90天为宜(保证工期效益),并且保证始终有水状态,然后放水凉干。待路基顶面 0~30cm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修正,再次上压路机充分压实并再次检测验收。
  f 为了保证灌水彻底渗透形成水压,可在路基每层施工时开挖长10~ 25m宽5~10m的方格沟槽,沟槽内灌砂压实,并且上层下层形成犬牙交错状态,直至路床顶。这样路床顶灌水时,保证了利用水渗透作用下使整个路基全部渗透,加速自然沉降,沟槽厚度为该层填土厚度,宽度宜为20~50cm。另外沟槽延伸路基外侧时,注意在外侧形成喇叭口,且口内撒砂,防止灌水时冲刷路基边坡。     
7 换填砂路基的施工及压实度检测方法

在路基工程中,土方路基压实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质量评定指标。但对于无凝聚性的纯砂或略具粘性的砂性土来说,压实度的检测却往往不做,有些工程技术人员认为纯砂的ρdmax确定不易,很难对其压实度进行检测,因而普遍凭经验施工,没有进行压实度检测。这其实是路基施工中的一个误区。笔者结合广和大桥桥头引道(广州段)的工程实践,着重谈谈换填砂压实质量的控制及其检测方法。
 在路基施工中,采用换填砂方法进行处理,所填砂为附近流溪河中的河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工艺(摘要+填土与压实+路面排水+路基防护)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