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正文

学校教育中惩罚的艺术

更新时间:2010-11-24:  来源:毕业论文

学校教育中惩罚的艺术
 当然,惩罚是还要注意学生气质的差异,比如针对胆汁质的学生,他们容易激动,因此,惩罚的态度不能强硬,否则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而针对多血质的学生,他们比较温和,对于他们的惩罚相对与胆汁质的学生可以激烈一些,如尖锐的批评可以使他们感到震动从而改正错误;面对粘液质的学生,他们比较安静,不易表现出情绪,惩罚适宜在课后进行;对于抑郁质的学生,他们具有明显的内倾性,惩罚的时候应尽量采取温和、委婉的态度,对他们不能过于严格或急于求成。

 在教育上要实事求是地对待惩罚,既不要迷信惩罚,也不要摒弃惩罚,既不能忽视惩罚的积极作用,也不能无视惩罚的消极作用,应该理性而辨证地诠释惩罚,科学而艺术地运用惩罚,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愿广大的教育同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出发,认真学习,不断探索惩罚教育的艺术性,把握惩罚尺度,这样惩罚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国兴 黄艳红,《惩罚的艺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12月第1版。

  2.吴式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6月第3版。

  3.顾明远,《教育大词典一增订合编本》(上)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4.中国教育百科全书编委会编,《中国教育百科全书》·海洋出版社·1991年10月第2版。

  5.柳斌,《中国教师新百科一小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3月第3版。

  6.史薇,《学校教育中惩罚问题探究》·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7年4月第5期。

  7.何其宗 肖庆华,《对教育惩罚的理性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9月第4期。
一、惩罚的误区

  教师使用惩罚,并不是提倡惩罚。这里说的惩罚,也决不是讽刺,挖苦和体罚,它是以育人为目的,学生能够且乐于接受的,充满理智和情感的一种教书育人的挫折艺术。通过惩罚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保证发展方向,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应是对学生深层次的关爱。我们以前走入的是滥罚误区,而现在走入的是不敢罚误区,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当你掌握了这门艺术,选择恰当时机,把握好尺度,使用一点又何妨——只要是真正为了学生。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对惩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将惩罚与体罚或变相体罚相等同。尽管在《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一部分学校的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有增无减,而且花样也不断翻新,学生的权益仍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学生人格尊严屡受践踏,由体罚引起的侵权纠纷和损害赔偿案件屡有发生,是当今部分中小学存在比较严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案例一:栗城县连代梅村小学三年级的6名小学生因没完成英语作业,遭到了老师的体罚,4名学生被打手掌,2名学生被扇耳光,直到打哭为止。其中一名孩子被扇50个耳光后没有哭,竟惹得该老师用黑板擦打孩子脸,孩子被当场打伤。日前,该老师已被当地教育局责令停职。

  案例二:因上课说话41名小学生遭割手惩罚。2004年3月1S日,河北省曲周县东高固小学的语文老师刘丽娜为了惩罚学生上课说话,竟然用小刀将全班41名学生的手心上划下重重的伤痕。 由于受中国传统的教育观、价值观的影响,有些教师的年龄、性格、气质的差异等原因,“师道尊严”、“不打不成才”一时成了他们的护身符,他们绞尽脑汁,惩罚的方式也五花八门,有“触及皮肉”的体罚;有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罚款罚物的物罚;还有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的精神惩罚(心罚)。惩罚的程度也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的结果触目惊心。毋庸讳言,当前广大中小学每天都在发生着大量的滥用惩罚现象,如打耳光、罚跪、辱骂、讽刺、恐吓……有的还触犯了刑法等相关法制法规,被媒体屡屡暴光,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第二、“谈罚色变”的倾向,使教育管理缺少了必要的手段,对正常的教育教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今,一些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过度溺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即使教师正常的批评学生或对学生实施教育性惩罚时,他们往往首先出来反对,动辄还要挟起诉或其他赔偿。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长等方面的压力,教师哪里还敢惩罚学生。结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少管少问。许多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抱有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教师在课堂回答不敢触及“错”字,批改作业尽量少用“x”,评语不敢写上“不”字,惟恐自己担负着扼杀“瓦特”、摧残“爱迪生”的罪名。因此,惩罚似乎成了教育教学中教师不敢触及的“高压线”,教师谈“罚”色变,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案例一:在陕西铜川耀州区南街小学,邱淑娥是该小学的语文女老师,曾获过陕西省优秀教师称号。因为学生未完成作业,老师“教育”了一顿,家长便纠集数人将老师殴打至死。带头行凶者张宏文则是她班上一名学生的父亲。

  案例二:在作者学校,为教育学生远离网吧而举行了全体学生大签名活动(当然经常逃课上网的那几个学生也在上面签了字)。可是,并没有起到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什么约束作用,那几个有网瘾的学生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半夜翻墙而出。后来,这些学生私下说:“即使被学校抓到,最多被批评一下,有什么好怕的。”以上的错误的惩罚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是不存在的,我们在学校教育中应走出惩罚的误区,理解真正意义上的惩罚。

  面对犯错误的学生,老师应该去惩罚,只是在惩罚的时候要注意惩罚的方式与手段,要进行艺术性的惩罚,适当的、正确的、艺术性的运用惩罚,做到罚之及时,罚之有度,罚之有方,罚之有异,深入内心,触及灵魂,这样的惩罚才有教育意义。

  二、惩罚的必要性

  1.惩罚的作用。惩罚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是非。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可以通过说教、示范等方式。但不可否认批评和惩罚也是达到教育目的有效手段。

  惩罚有促使改过自新和激励作用。只有承认做错了事并接受惩罚,才有助于学生了解道德责任并进一步发展道德意识。如果学生不能或不愿正视惩罚,那么他就难以在正确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惩罚可以使犯了错误的学生觉醒,能使学生知耻,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惩罚有教育和警戒作用。惩罚可以起到一般教育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比如,当你告诫孩子火不可随便触摸时,他或许不信、或许因抵挡不住跳动火苗的诱惑而偷偷地去触摸,结果带来的必然是灼烧之痛。这种痛会使孩子刻骨铭心,使他不会再随意触摸火。这就是惩罚产生的教育效果。通过惩罚违规者,还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作用。

  惩罚有助于文护集体的纪律。惩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也是文护集体纪律的有效工具。惩罚文护了纪律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集体目标的实现。

  2.教育惩罚既是教师管理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小学教师,更是责任重大,因为一个人的品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童年时代形成的。如今教育界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老师追求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教育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

[1] [2] 下一页

学校教育中惩罚的艺术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