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正文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更新时间:2010-6-20:  来源:毕业论文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摘 要: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锻炼;习惯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1]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1以新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

  长期以来,体育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2]例如,不喜欢跳高、长跑的学生可以打乒乓球,踢足球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这样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1.1分组训练,分阶段训练.

  如技巧组合练习。当我提出教学要求后让他们分组练习,一部分身体素质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动作要领;而那些身体基础较差的学生或者出于害怕和害羞心理,怕做得不好而被人笑话而止步不前。而那些先学会的同学又觉得已经达到教学要求了,没有什么好练的了而逐渐失去兴趣。因此,我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行分组,对不同的组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不知不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时,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下降很快,跑不快、跑不动了,教师加强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的训练,这样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跑步,教学效果就好多了。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1.2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特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并且让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我们体育教学内容很多,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全部掌握得很优秀,可能他在某一项很差,但是他在其他方面却很好,甚至很优秀。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跑步不行,怎么跑都跑不及格。但是他在打篮球和跳绳等方面却很优秀,学校比赛还能得冠军。这种情况在学生中间很普遍。于是我在课堂上让他们把自己的最擅长、最值得骄傲的本领拿出来展示、表演,并当场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有了一定自信心和心理满足感。这样既鼓励发展了他们的特长,又能使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身体得到了锻炼。

  2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学内容要有计划地并科学地进行。

  现在有些学生由于缺钙,影响了生长发育,家长、学校十分着急,想很多办法给学生补钙,但效果不容乐观。我们知道,其实通过体育锻炼就能十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经常锻

  收稿日期:2009-12-02.

  作者简介:王玉录(1974—), 男, 甘肃武山人, 中学一级教师, 主要从事中学体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炼不仅能很好地促进骨骼钙化,而且可以改善骨骼结构,提高骨的抗折、抗压能力,从而促进生长发育。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处方”[3]来解决,因此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进行锻炼,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如何科学地进行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2.1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如:在短跑教学中,如果一味让学生乱跑,是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因插道造成伤害事故也是很多的。[4]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锻炼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2.2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

  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必须与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好习惯也就逐步形成。学生们之所以打起篮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篮球这项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学生从“只知乱打到打出些门道”,打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

  3使学生形成良好锻炼习惯的三个主要方面

  3.1体育教师示范作用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3.2促使学生形成自律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

  3.2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

  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迁移为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习惯,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紧密相联。只要我们树立人人抓习惯、时时抓习惯、事事抓习惯的意识,坚持持之以恒,就会使我们的体育工作充分发挥它的德育功能,就能达到提高民族素质这一最终目的[5]。

  总之,在工作中应积极思考,多动脑筋,努力促进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我们的学生才会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1] 施丹瑾. 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体育教学[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09(01):34.

  [2] 杨海峰. 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策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06):28.

  [3] 欧瑞梅. 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J]. 西江教育论丛, 2007(01):50.

  [4] 徐海亚. 试谈新课改如何进行初中体育教学[J]. 新课程(中学版), 2009(04):48.

  [5] 陈云. 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之我见[J]. 新课程(中学版), 2009(03):33.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