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阅读

更新时间:2010-4-28:  来源:毕业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阅读
以往的阅读大多着眼于课内文本,和应试教育紧密相连.阅读的层面和数量都受到了限制.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我们应鼓励他们更多的关注课外阅读.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这就说明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小课堂里,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目前实行的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既对课外阅读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又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体现出阅读的有效价值。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尤为重要.作为语文课的延伸,它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量,提升他们的文学文化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美好的道德情操。因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心灵和作者的思想就能够发生碰撞或共鸣,于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便受到影响,得以深化了.但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课外阅读却由于应试等诸方面的原因而被搁置浅滩,学生只能私下里偷偷摸摸地看,而且课外读物的质量也良莠不齐。鉴于此,笔者特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新课程理念下应怎样开展课外阅读,以期提升课外阅读的价值。

  一、从功利阅读向经典阅读回归

  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融汇的时代,卡通漫画、科幻武侠言情等通俗小说、作文选编和流行杂志之类内容与质量都良莠不齐的读物在学生中间大行其道。这种感性化、低层次的功利性阅读,占据了他们大部分课外时间。功利性阅读的需要大致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放松,二是应试。放松是因为学生生活学习紧张,压力过大,这就需要阅读一些轻松休闲的图文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学生因为课本中陈旧的内容,无聊的说教而沉迷于能给他们带来感官刺激的低俗读物中而不能自拔.为应试而读似乎明显一些,绝大部分的教师和家长把作文选、作文辅导用书当作学生的首选读物,认为对提高作文成绩有所帮助,于是铺天盖地的作文书便包围了孩子,孰不知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只会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丧失。

  不可否认,功利性阅读是需要的,但绝不应该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多读一些经典作品,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道路。经典作品,是人类文明产生以来积累的文化思想的结晶,它们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对人类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塑造了我们当前的社会。经典作品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验,得到众人的认可,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品味经典的浓厚醇香,从功利性阅读向经典阅读回归。

  回归经典阅读,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新课标中不仅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配套教材制定一个阅读经典作品的具体计划,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在实际阅读中,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已经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利用课外时间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以期知人论世,为学生阅读经典、赏析精彩章节提供帮助。教师除了指导之外,还应创设一个阅读经典的氛围,如在班级里播放相关经典作品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自主赏析作品中的名言警句等,使学生在这种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中感受,品味而健康成长。

  二、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移

  兴趣是阅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是阅读动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不仅小学生如此,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而言,阅读活动也更多地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很少顾及。事实上,仅靠兴趣来文持阅读是难以长久的,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也并非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然而,这规定的阅读量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是必须完成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就要求学生有高度的阅读自觉性、自制性,需要他们用意志来支撑,以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从这一点来看,阅读指导不能完全迁就于学生的兴趣,应该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注重阅读意志的磨练,促使他们从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移。

  培养阅读意志,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按照时间段分解开来,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其次是要运用阅读成果来强化意志的培养。阅读过程是艰苦的,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因此教师要定期举行读书节、交流会等阅读活动,让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阅读成果,以成功的体验来补偿过程的辛劳,增强战胜阅读障碍的信心。三是要发挥阅读兴趣与阅读意志的相互促进作用。学生在阅读开始阶段往往受兴趣的支配,随着阅读任务的加重,兴趣就会随着困难的增多而逐渐失落。这时候就需要靠意志来文持阅读活动的进行。学生在意志的支撑下,阅读取得明显成效的时候,又会增强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又要注重阅读意志的培养,充分发挥两者的互动作用,推动阅读活动持续而深入地进行下去。

  三、从单一阅读向师生共读变轨

  阅读是语文教师的立身之本,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充实起自己的课堂,体验到学生阅读的甘苦,找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话题,架起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大力倡导学生阅读的同时,也要自我反思一下: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状况如何?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阅读与学生阅读之间要努力形成“共生”效应,达到相互依存、彼此有益、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境界。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共同阅读。推荐给学生的必读书目,教师要先去读。同时,教师的阅读视野一定要拓宽,既要读好经典作品,也要关注当代作品,以便及时为学生推荐优秀读物;不仅要细心阅读原著,还要认真阅读一些相关的评论性文章和背景材料,以便提高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能力。其次是共同感悟。师生在阅读中都会有所体验和感悟,但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差异,两者的感悟和体验是有区别的。因此,师生要及时交流,进行心灵的对话,这不仅有利于沟通师生的情感,而且有利于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第三,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一大亮点就是生生互动,生生交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走出被迫呆板地接受知识的境地,充分活动起来。而课外阅读这一节,鉴于学生各人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再加上学生与学生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交流的阻碍亦相对较小的缘故,教师可加以引导,或者教师干脆不参与,让学生相互之间自主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悟,然后相互评价体会和感悟的价值所在。这样做的结果能更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更好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阅读和鉴赏水平就能得以提升,文学文化素养就能得以深固。第四是共同打造班级“阅读文化”。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师生合力打造的“阅读文化”,能对阅读活动的推进产生深刻的影响。“阅读文化”的打造可以从氛围营造、环境布置、活动开展等各个层面进行。如教师和学生可以各自拿出几本自己所喜爱的书,在班级中建成“小书馆”,再辑录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张贴于班级中,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周末空闲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班级中播放一些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一方面,师生一周的压力可以得到放松,更为重要的是,这为师生展开影评和书评提供了素材.师生可以共同探讨经典作品和改编的影视剧的异同和优劣.这对师生双方的阅读都能产生激励和督促作用。这种浓郁的氛围将引领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阅读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