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谈苏词中蕴含的哲理思想

更新时间:2009-11-30:  来源:毕业论文
浅谈苏词中蕴含的哲理思想
在中国文字史中,宋词以其卓越的贡献和显著的特色而独树一帜,在宋词的浩瀚“星河”中,苏东坡又以其豪迈奔放的词风引宋文学走至巅峰。
  苏轼,一代词师,千古风流。其词寓意深而言至赅,炼句巧而刻意功。片片阕阕,倾荡磊落,曲奇清旷,如天风海雨,横放直出,风格独具;字里行间,无不显其洒脱、奔昂,寄理至缜,载道至密的特点。至于其词意境,则堪称“掣宇内”而“气轩昂”;“辟幽径”而“释馨香”,常令人流涟忘返,衷肠激荡。然而细细咀嚼,其韵味全归于其“寓意”、“炼句”、“意境”还觉不够。因为许多首苏词都显示出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周围一切事物深沉思索后的一种哲理上的归纳,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问题的所在,即苏词与哲理两个貌似不着边际的问题的内在联系。深入地研究这两者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对苏词思想及艺术特色方面的正确评估,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哲理思想发展的踪脉,为研究文学和哲学间的内在联系拓宽思路;同时,对推进语文教学、促进教师研究苏轼作品、提高学生研读古代诗文、尤其更好地理解苏轼作品的深刻蕴涵都具有不小的意义。
  在我国,苏轼名句几乎家喻户晓,而引其句者亦大都直引他词句中包含的哲理思想。比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黄州快哉赠张》)“古今如梦,何似梦觉,但有旧欢新怨。”(《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等句就常常萦绕于人们口头。这就一定程度地说明了苏词中蕴含的哲理思想是有着普遍性的。
  对此,国外专门研究中国古诗人的专家也早有评价:
  日本研究中国古诗文的汉文学家上野寅次郎先生曾评述:“中国宋代词人苏轼词文之间不管哲理,给人启迪至深。看苏轼,可以窥见中国哲学于宋趄发展之一斑。”(引逢《中国古文献资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处编文,1986年6月本)
  澳大利亚华裔学者李政迁先生亦曾谈到:“苏东坡字迹间无不饱含哲理味道,无论豪放,无论婉约,细细咀嚼,其哲味甚浓。以至世人常沿用其词句,以启迪同仁,认清世象”(引自《香港国史诗文研究纲要》1984年8月本)
  然而翻启《中国文学史》苏词的这一特点却被忽视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1月出版的第一版本,游国恩等人著的《中国文学史》中,宋词部分的评价是这样写的:它归纳了苏词的三个主要特点:
  1. 苏轼的词进一步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词的
  题材,提高词的意境,把诗文革新运动扩展到词的领域里去。
  2. 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是苏词浪漫主义的基调。
  3. 苏轼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成为后来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至于后出版的经查,也没有提到苏词中蕴含哲理思想这一特点,这不可不谓之遗憾。
  因此,就更引起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注意。
  姑且让我们先撷取两片苏词芳株上的绿叶品思一番,再做定论: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玉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苏词中最著名的诗作,向来脍炙人口,流传甚广。历朝历代,但识文断字者,几无所不晓。至于词中名句,也早已家喻户晓。该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作者当时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题云“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优七年没见面了。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与弟弟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作者没有沉浸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之中,而是以超然达观的态度排除忧患,表现出了对人间生活热爱的矛盾过程。
  词的上片主要抒发诗人对政治的感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点明了中秋之夜饮酒赏月的特定气氛,同时为下句联想起了很好的铺垫。“不知天上宫阕,今昔是何年。”表意是对中秋明月夜的赞美:今秋明月,定是个绝好的日子;实为作者对当时朝廷之况不知不晓的一种关切。“我欲乘风归去”之句,表面是说:我本来是仙境中来的,现又想乘风回到神仙所在的“琼楼玉宇”中去,却又怕经不住天上的寒冷;同时也暗含地表明了作者想再回到朝廷中去,却又怕竞争激烈,难以容身的心理矛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的人间,是指作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出力,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的情趣。
  词的下片,着重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甚笃。据苏辙《超然台记叙》中说:“子瞻(苏轼字)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苏轼抛掉湖山秀丽的杭州,由南而北,原为兄弟之情,但赴密州之后,却不得与子由时常晤对。对弟弟的思念,构成了这首词下片的抒情文字。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写月光移照华美的楼阁,照着怀有深深离愁别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写了月光,又写了月下之人,同时与上片的“琼楼玉宇”形成对照。随即诗人又将个人思弟之情过渡到一个更高的主题上去。有“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的埋怨、反诘语气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正言出其恨在其中,别而不恨,貌似无情,然正“道是无情却有情。”接下来转埋怨为安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么就不必再有什么悲伤的了。唯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里共享中秋美好的夜色。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不应有恨”的境地。词尾是积极乐观的。在这首词中,上片、下片都带有极强的人生哲理的韵味。如上片结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陶潜桃花源诗所说“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事,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诸句略同意。是说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凡境、圣境、清境、浊境。当一个人思想开朗、胸怀坦荡的时候,就是在圣域清境之中。反之,圣域清境亦都不见。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心安理得。在地方做官同样可以得到快乐,可有一番作为,保必非要回到宫中去呢?再如下片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揭示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既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正象月亮有圆也有缺一样,是非常自然而又不可超脱的规律。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已而遂晴,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整整两年时。当时作者处境十分险恶,生活亦很穷困,但他仍旧坦荡乐观。在这首词里,我们不仅能看到他豁然通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和超脱的人生观,同时也可以看到词中蕴含的深刻的哲理思想。
  这首词记叙了作者与一些人同行至沙湖,回归途中遇雨,不巧雨具又事先被拿去,同行人都因无法避雨而狼狈不堪,只有苏轼毫不介意,好象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不一会儿,雨过天晴,一切恢复如常。这样一件小事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如何对待人生路途上的坎坷的一种透彻的哲理解剖。是对同行及世人的一种哲理上的启迪。对待如雨潇潇,穿林打叶大有席卷天地之势的恶劣天气不必大惊小怪,应该保持本色,依然冷静地吟诵诗句悠然散步。因为在人生世界,风雨远比这还要急,还要猛,做为人有哪个不是要经历数不清的风风雨雨呢?一句点清了为人不可不遇风雨,不必怕风惧雨,应冷静地对待之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于“料峭的寒风”之中,只觉出“微冷”,才能对世事炎凉有一种正确的态度,亦才能于“回首向来萧瑟处”之时,感到“穿林打叶”也好,“风雨潇潇”也好,都不过是一时之事,过后无非是“亦无风雨亦无晴”而已。结句哲理至深,不仅给人以启示,也给人以教诲。人生几许,有哪个人不是在踏过坎坷之途以后,方觉出那不过是人生之途中的非常渺小的事情,而再度振奋奋精神、重整旗鼓,再度前进?人只有从这个角度去认识自身,认识现状,才能得以开脱,进而产生战胜自我的力量。倘若一遇风雨便狼狈不堪,也只能最终狼狈不堪地渡过一生而毫无所得。这种不随物而悲喜思想和上片“上蓑风雨任平生”句,表面反映了苏轼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实际则揭示了在遭受挫折时,不要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也不要沾沾自喜,要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只有这样,才能在世事炎凉,瞬息万变的社会里生存的深刻哲理。
  此外,像《沁圆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的“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满庭芳 归去来兮》中的“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临江仙。送钱穆父》中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也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一定的哲理含义。
从以上简述和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苏轼的词中蕴含着大量的哲理思想。苏词中所反映的哲理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在宋词发展以臻于成熟的一个见证。从这点含义上讲,说苏轼是个大词人、大文学家的同时,说他是个具有深刻思想的哲人就不为过分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哲学思想,苏词才会感人至深,千古流传。
浅谈苏词中蕴含的哲理思想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