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正文

绿色食品的营销现状问题原因及其对策 第4页

更新时间:2010-11-4:  来源:毕业论文
绿色食品的营销现状问题原因及其对策 第4页
2.1.2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自1990年5月10日,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推出,不仅以其科学概念创造了一个独特的食品生产和管理体系,并被我国许多地区的广大农民和食品企业系统地接受、采用和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绿色食品在我国的发展按照主导方式和主要目标分,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1993)。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在农垦系统正式实施。在绿色食品工程实施后的三年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建设工作。主要包括成立组织机构、制订技术标准以及加强与国际同行和组织的联系。1990年绿色食品工程实施的当年,就有12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第二阶段,向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4-1996)。这一阶段绿色食品的产品数量连续增长;产品结构趋向居民日常消费结构;绿色食品在县域开发逐步展开。全国许多县(市)依托本地资源,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绿色食品开发和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绿色食品开发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增长点。第三阶段,向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阶段(1997年至今)。中国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进一步重视绿色食品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主动宣传、报道绿色食品;理论界和学术界也日益重视对绿色食品的探讨。
  目前,中国的绿色食品组织管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标准体系,绿色食品市场建设以初显成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其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绿色食品已成功地进入了日本、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显示出了在技术、质量、价格、品牌上的 明显优势,展示了绿色食品的出口前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机食品在我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国内认证体系和以ECOCERT为代表的国外认证机构开始将国际上的有机农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引入我国,着重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农产品的可追踪性等三个方面进行控制。以外贸为主要推动力的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对于有机农业发展的推动也在不断增加,有机农业的发展呈现生产、加工、贸易的良性循环。
    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将成为“人类生命科学世纪”、“产品质量创新世纪”。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绿色世纪”和“绿色革命”的严峻挑战。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通过多层次加工的健身滋补食品、强力美容食品、野生植物食品、转基因食品等脱颖而出,将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性,抢占绿色食品市场。由此可见,新世纪绿色食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对策,争取在新世纪初有良好的开局。    
  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绿色食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绿色市场销售前景看好。但不容乐观的是,我国现有的绿色食品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陈旧、环境污染严重、检测手段落后、品牌保护意识淡薄等。比如,工业“三废”正严重影响蔬菜的质量;农药残留超标使粮油出口受阻;有许多质量较高的食品,因不能及时申报领取“绿色商标”许可证而被别人抢注。另一方面,我国蔬菜、食品的质量令人担忧。报载:北京市食品卫生部门对一农贸市场的莴苣、白菜、豆芽等31种蔬菜测试结果显示,其中有29种残留化学农药。上海市一项调查表明,除冬瓜、茄子外,其它蔬菜中硝酸盐超标率均100%。1999年9月,黑龙江某市先后发生8起浙江绍兴面粉公司生产的“丰”牌挂面中毒事件,27人先后入院。经卫生防疫部门检验,确认挂面中沾有蜡蟆杆菌。因此,中国的绿色食品产业任重而道远。    
  面对新的世纪,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一,绿色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注重标示本兼治为发展之根本。我们需要做到的是:首先,要增加国人环境保护意识,依法治理工业污染,减少污染源,依靠科技增加有机肥和开发“绿色”农药,减少化学肥,为开发绿色食品创造良好的绿色环境。其次,食品加工部门要注重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的投入,依靠科技开展创新,在提高食品质量上做文章,在研究开发绿色食品上下功夫,把争创绿色名牌作为立足点、着眼点,领取进入国内外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再次,国家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检测制度,以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检测手段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食品、卫生、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要联手行动,通力合作,制定一系列配套实施方案,严格控制不合格食品在市场上流通,坚决打击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假冒伪劣绿色食品,净化消费市场。只有让更多、更好、更优的绿色食品走向市场,走向家庭餐桌,才能给世人的生活多添一份“绿色”。
2.2绿色食品和营销的关系
2.2.1绿色食品是绿色营销的载体
绿色食品是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绿色食品产业包括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生产资源和绿色食品的营销服务。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实现绿色营销理念的具体体现。
    绿色营销是一种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和新的手段。它要求市场主体要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利益的统一。通过创造、提供与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和价值,为自身创造经济效益。绿色营销的理念,需要通过载体方能实现,不然绿色营销就是一句空话,这种载体应当是市场主体创造的产品,绿色食品产品是绿色营销载体的典范,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产品是一种与自然联系最密切、最依赖于自然环境的产品、最具有绿色营销意义。而食品又大多数为农产品或以农产品为原料,因而要求农产品具有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从性质上使其成为最纯净、最自然、最和谐、最质朴的绿色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民众的身体健康。通过绿色食品发展绿色营销不但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创造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还能使市场主体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绿色食品的开发,丰富了绿色营销的理论,充实了绿色营销的内容,实现了绿色营销的理念。
2.2.2绿色营销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动力
    通过开发绿色食品,进行绿色营销的宣传,充分显示绿色食品企业对生态和社会的责任心,充分展示其产品对民众身体健康的安全保障,从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推动绿色食品生产。在开拓绿色食品国内外市场方面黑龙江省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举办了多次“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展销会或绿色食品周”,展销13大类,1858种绿色食品,场面火爆,产生了较大影响。1999年,黑龙江省绿原文请找腾讯752018766优-文^论,文.网http://www.youerw.com 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3亿多元人民币,已经形成粮、油、乳、禽、菜、山特产品、饮料等产品系列,品种、数量、质量均列为全国各省之首。有的产品已经成为乃至全国名牌,甚至在国家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如北大荒集团的“完达山”、“燕窝岛”、“北大荒”、“北珠”牌精致大米,以及北shi神茶、哈磁庆安“七河源”、“牡丹江”、“响水”大米等。“兴凯湖”牌高级胚芽营养米填充了国内空白,相继获得三项国内外金奖。又如福建省福清市东阁华侨蛋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蛋品的深加工,进行了产品无公害、安全性的绿色营销,开发出的“东阁”、“鸭嫂”、“金银花”、“好鸭”等无铅皮蛋和咸蛋等系列产品取得美国农业部和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的注册登记,产品80%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年创汇300亿美元。在中国加入WTO后,又瞄准国家市场,以蛋品为龙头,开发经营米粉、海苔、香菇、石椿等近80种农副产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绿色食品的营销现状问题原因及其对策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