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正文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案例论文 第3页

更新时间:2010-5-28:  来源:毕业论文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案例论文 第3页
则可按一批作为一个核算对象[1]。
为了正确地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将人力资源划分为若干个成本项目,一般可划分为:取得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后续教育费用,人力资源使用费用,人力资源保障费用,人力资源离职费用。                       
1.2.3  质量成本管理
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在质量、成本上处于领先地位。现代社会所需的产品结构日趋复杂,对产品精密度和可靠性要求愈来愈高,所需费用将以质量成本的形式增加企业负担,可能占到销售额的7%-10%。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 质量成本管理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在,开展质量成本管理已成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完善质量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会计非常重要。80年代,我国引进质量成本管理,并在全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TQC),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界青睐的管理工具。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质量成本管理领域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
1.2.4  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计算问题是近几年成本会计理论界研究比较多的热点问题,在传统成本会计受到挑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地开始关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成本管理的影响,试图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的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进行变革,以期使传统的成本管理得到发展和提高[2]。
作业成本会计的理论基础分为:作业成本会计的“成本驱动论”,作业的种类和费用的分类。
企业间接费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因生产长品所必需的各种作业所驱动的,这些费用数额的多少与产品的产量无关,而与驱动其发生的作业数量相关,这就是所谓的“成本驱动论”。
在一般情况下,应将企业的作业划分为产品的生产批次、接受货物订单的数目、以及采购、供应订单的数目等。
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采用,使成本形态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制造费用上,具体可划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与作业时间有关的费用,其中作业时间包括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与作业次数相关的费用,如设计图费;与生产能力形成有关而与作业量无直接关系的费用,如厂房建筑物折旧、租赁费等。
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功能是进行成本计算,但它仍然有一些重要的其他功能。该方法提供了详细而准确的有关成本的信息,可使企业据此进行成本分析等项工作。
1.2.5  战略成本管理
近年来,在英、美、日等国家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战略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我国企业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中,对成本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很多成本管理经验,但这些成本管理经验基本上局限于传统的战术成本管理的范畴,很少涉及战略意义上的成本管理。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加强战略成本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
简单而言,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我国学者对战略成本管理内涵的解释有下面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指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关注成本管理的战略环境、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业绩,其含义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也有人认为,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在考虑企业竞争地位的同时进行成本管理。还有人提出,所谓战略成本管理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成本管理。
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进行正确的界定,应该考虑这样一些方面。首先,战略成本管理是对传统成本管理的发展,而不是否定,当企业管理伴随竞争环境的变化进入战略管理新阶段,传统成本管理也应该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其次,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是基于战略管理的需要,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和战略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相匹配的;最后,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要将成本信息的分析与利用贯穿于战略管理循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因此,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应该表述为:企业如何利用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以及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从战略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来为战略管理服务[2]。
1.2.6  物流成本管理
企业物流是企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料、中间库存、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有效流动与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整个过程。企业物流成本是伴随着企业以上各项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其由三部分构成:①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的费用;②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的费用;③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费用[1]。
首先,在于物流成本的隐含性。在传统上,物流成本的计算总是被分解得支离破碎、难辩虚实。由于物流成本没有被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制造企业习惯将物流费用计入产品成本;流通企业则将物流费用包括在商品流通费用中。因此,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不仅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且连已经被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分割开来的物流成本,也不能单独真实地计算并反映出来。任何人都无法看到物流成本真实的全貌,了解其可观的支出。
  其次,在于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物流成本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物流成本的下降通过一定的支点,可以使销售额获得成倍的增长。而其上升一点,也可使销售额成倍的削减。物流成本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物流成本的下降通过一定的支点,可以使销售额获得成倍的增长。假定销售额为100万元,物流成本为10万元,如物流成本下降1万元,就可得到1万元的收益。物流成本的下降会产生极大的效益。
  再次,在于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背反”现象,常称之为“交替损益”现象,即改变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会影响其他要素的改变。要使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增益,必将对系统中其他要素产生减损的作用。通常,对物流数量,人们希望最大;对物流时间。希望最短;对服务质量,希望最好;对物流成本,希望最低。显然,要满足上述所有要求是很难办到的。例如,在储存子系统中,站在保证供应、方便生产的角度,人们会提出储存物资的大数量、多品种问题;而站在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的角度,人们则提出减少库存[2]。
1.3企业成本管理面对的挑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不利因素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期,随着农产品价格的迅猛上涨,各种生产资料价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案例论文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