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正文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与实施研究 第5页

更新时间:2009-4-20:  来源:毕业论文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与实施研究 第5页
可见,以上三种创新模式各有优缺点,采用这些模式也需要有不同的条件和要求。自主创新要求创新主体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雄厚的研发力量和大量的成果积累,在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起点和要求是最高的;相对来说,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起点和要求就低得多。因此,自主创新模式更多的为少数发达国家和大型跨国公司所采用;而模仿创新则是后进国家实现快速创新、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发展中国家较为现实的选择。日本、韩国就是靠模仿创新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也大多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当然,上述三种模式也不是完全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的。首先,具有不同实力和研发水平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创新模式,少数有实力的大企业可以在某些有优势的领域选择自主创新,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则适宜选择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其次,从时间上看,模仿创新往往是自主创新必经的过渡阶段,一个新建企业只有通过模仿创新才能逐步积累自己的技术、资金实力、管理经验和人才队伍,为进行自主创新创新条件。在一批这样有实力的大企业崛起之前,发展中国家过早地提出以自主创新为主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做到的。第三,既使是一些大跨国公司在其不同发展阶段和对不同产品、不同技术领域,也可以同时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模式,扬长避短,改善创新效果。
(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的SWOT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机会与威胁分析)
第一,机会分析。(1)国家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在税收和资金方面有一定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各种工业园、科技园,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了好的环境。(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高素质比例得到了有效提高,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较好的人才储备。(3)市场大而且发展潜力大。我国有着13亿消费人群,而且随着我国人均收入和GDP的增长,无论是个人消费和企业的购买,都已经由低级普通消费品装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档消费品。为一起技术创新所产生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4)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高效性,通过成功的战略和市场策略,能够快速占领市场,形成自己基于技术基础的竞争优势,为企业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
第二,威胁分析。(1)企业技术创新的压力和风险增大,目前绝大多数行业正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度,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正在融为一体,企业竞争环境正面临一个艰难的结果调整过程。企业不仅要面临国内企业的竞争,还要参与国际企业间的竞争。(2)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可能使创新出来的技术成熟时已经落后时代要求了。(3)技术创新受到企业家的普遍关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为了求生存,都在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层面和产品层面都有激烈的竞争,为企业技术创新增加了失败的风险。(4)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技术的复杂度和集成度都已经提高,技术创新变成了一种资本密集型行业,提高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条件。
2、内部环境分析(优势与劣势分析)
第一,优势分析。(1)人力资源成本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大学毕业生比例得到了有效提高,这些人才在国内企业的科研机构和国外企业在中国的科研中心都能够胜任科研工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较好的高科研人才储备。同时我国的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要低得多,使得我国的人力资源成本较发达国家甚至普通发展中国家要低,能够降低技术尝新的成本和风险。(2)我国市场广阔,消费群体大,可以利用本土优势和对国内市场的了解,有目的性地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劣势分析。(1)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精尖端人才短缺。由于历史的、体制的、经济的、机制的原因,企业很难吸引到符合要求的会尖端技术、会管理的高端符合型人才,现有的和引进的人才也难以留住和充分发挥作用。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高层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并且也制定了更加详细和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但是仍然难以摆脱“没人才得不到人才,有人才留不住人才”的现象,低层次的知识结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导致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创新活力、实力与潜力不足。(2)第二,创新资金不足。对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而言,不是不想创新,而是没有资金实力创新。企业资金积累少、经营风险大,目前国内的风险投资和证券、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缺乏信用机制,导致一般企业很难从银行或者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易碰到资本实力短绌的瓶颈制约。(3)我国整体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率先创新的技术源,企业难以从外部获取技术资源。 从总体上看,我国科学技术比发达国家落後10-15年。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指出:"我们的研究成果不算少,但很少是国际上首先想到或首先突破的"①。如果说世界科学技术成果似天上的星星,繁星灿烂。那麽,属於中国的星星。只有那麽几颗。在绝大多数领域,尤其是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领域,还处在学习、掌握世界上已有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阶段。 整体科技实力的落后,导致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得到政府、学校、科研机构的有效支持很少,基本技术的落后加重了高端技术研发的任务和风险性。(4)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低。知识产权的保护决定了创新的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比例,因此知识产权的确立是一种直接的创新激励手段,但中小企业常常因无法承担昂贵的法律诉讼费用而无奈接受知识产权被盗所带来的经济和企业竞争力方面损失的局面,导致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行为得不到强化和产生不公平感,从而不利于中
                                   
① 烟草中国网http://www.751com.cn,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5)企业家成长缓慢。    我国是有几千年小生産历史的国家,解放後,又被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几十年,市场经济在我国起步晚,发育缓慢,步履艰难,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和条件甚差。具有技术创新胆略和魄力的企业家很少,因而,技术创新主体空缺。
我国企业主要是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在资本、技术和管理方面处于劣势。这种企业素质和水平决定了我国消费品大众化产品多、精品少,只能满足国内一般的消费需求和一般的投资需求,至于国内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还得依靠进口,或者是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国内重大建设项目所需的先进技术和高精尖设备还需要进口;出口消费品而后投资品,多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创汇率低的产品,只能满足境外低层次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总之,我国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的一般时常和资金密集型的能源、原材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在高技术和高加工度的市场方面缺少竞争力。
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已经和正在发生较大变化,世界市场已经进入和我国企业开始进入高技术、高加工度为主的阶段,我国企业这种低水平的供给结构显然是与之不适应的。表现在我过产品市场上一般加工工业产品严重过剩,高新技术产品、基础设施等严重不足。出现了低技术含量的市场竞争激烈,高技术含量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结构性矛盾。
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与实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企业主要是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在资本、技术和管理方面处于劣势。这种企业素质和水平决定了我国消费品大众化产品多、精品少,只能满足国内一般的消费需求和一般的投资需求,至于国内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还得依靠进口,或者是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国内重大建设项目所需的先进技术和高精尖设备还需要进口;出口消费品而后投资品,多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创汇率低的产品,只能满足境外低层次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总之,我国企业在劳动密集型的一般时常和资金密集型的能源、原材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在高技术和高加工度的市场方面缺少竞争力。
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结构已经和正在发生较大变化,世界市场已经进入和我国企业开始进入高技术、高加工度为主的阶段,我国企业这种低水平的供给结构显然是与之不适应的。表现在我过产品市场上一般加工工业产品严重过剩,高新技术产品、基础设施等严重不足。出现了低技术含量的市场竞争激烈,高技术含量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结构性矛盾。
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一个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如果没有生产技术的巨大进步,就不可能振兴经济;如果工农业生産不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来,就谈不上现代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起飞的事实证明,引进、模仿、创新、传播、再引进、再模仿、再创新、再传播,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基本规律,是缩小差距,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历史上,美国靠模仿欧洲沿达国家,尤其是英国的先进技术实现现代化。战后日本靠模仿欧美的先进技术创造了经济奇迹。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是靠模仿创新使经济腾飞。
国内外实践还表明,模仿创新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模仿创新以现有先进産品和工艺爲物件,避免了研究开发的大量投入和风险。从1950年至1970年,日本只花了100多亿美元,几乎掌握了世界各国在半个世纪内研究开发的全部科技成果,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资金,走出了一条世人公认的成功道路、并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了欧美①。
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对自己与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的差距估计不足,对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估计不足,对我国技术进步的社会、经济条件,尤其是经济体制的制约估计不足,不顾国情国力,提出过高的奋斗日标,过分强调自力变生,闭关自守、其结果,使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改革开放以www.youerw.com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一)中小企业走模仿基础上的创新之路
对一个企业来说,鉴于技术创新自身具有的技术经济特点,企业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时,必须总揽全局,通盘考虑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在分析其他企业技术创新的失败或者成功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基于我国发展中国家,企业整体势力不强,可以积累弱的实际情况,我们坚持的是引进模仿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战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遵循系统工程的原理,把技术改造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较好地结合起来。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而是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举措,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选择。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企业的规模小,创新能力一般都较弱,

                                    
①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56-158页
②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224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与实施研究 第5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