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报告 >> 正文

中国焊接行业的现状发展及展望 第3页

更新时间:2010-6-24:  来源:毕业论文
中国焊接行业的现状发展及展望 第3页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作为市场化运作最为成功的工业化国家,其政府在提高工业竞争力方面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美国商务部在2003年4月至9月之间,先后组织了23次圆桌会议,邀请制造业的各方面代表参与讨论“美国制造业应对未来竞争的对策”。参加圆桌会议的人员来自航空、汽车、生物工程、半导体、化学制药、塑料、工具和模具等行业,代表着大、中、小型企业、少数民族企业和妇女企业。

  美国商务部在总结、归纳工业界意见的基础上,于2004年1月提出了题为《美国的制造业——美国制造企业应对挑战的整体战略》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根据圆桌会议上来自企业界的呼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6方面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加强政府对制造业竞争的关注;创建经济增长和制造业投资的有利条件;降低美国制造业的成本;创新投入;加强教育、再培训;促进市场开放和有利的竞争环境。

  为了保持美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该报告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其中与“创新投入”有关的措施包括:

  —— 设置一名部长助理,专门分管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该部长助理的协调、组织下,美国商务部技术管理局将会同国家科技委员会下属的制造研发战略工作组一起,重新评估现有联邦政府研究开发项目对制造业的重要性。而且,这种重新评估的内容还包括考虑对关键研究开发项目追加投资的必要性。

  —— 在国家科技委员会内部建立一个制造研究开发战略工作组,负责确定未来联邦政府资助先进制造技术的优选项目。该工作组将采用论坛的形式,讨论、解决与制造业研究开发政策、项目、预算指南和方向有关的事宜。

  反思我国焊接行业的创新体制和机制,从创新链源头到上、中、下游的链接环节产生的这些问题可能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解决。

  有些上、中、下游的链接问题或许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由企业和科研单位自行解决。但是,创新链源头部分的问题显然在行业和企业层面无法根本解决。因为这些问题涉及到国家教育和科研体制的改革。毫无疑问,这些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必然会在今后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中得到妥善解决。从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角度出发,政府有责任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协调,而且协调措施和解决方案应当以今后的市场需求为导向。

  事实上,我国焊接行业创新能力的建设是一项十分艰难的任务。它既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又与国家中、长期的科技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不无关联。鉴于这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十分复杂和棘手的难题,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包括教育界和研究领域权威专家在内的工作组开展必要的分析和调研工作,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可行的方案。

  从提升整个行业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国家应当重点支持、扶植一些共性技术研究机构的建设;确定对行业有引导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建立若干由首席专家负责的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梯队并予以必要的支持。

  (二)焊接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完善

  人才是现代工业竞争的首要因素之一,最近几年人才问题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美国政府在制定其21世纪的竞争战略时,提出:“必须把教育、劳动力培训战略列入国家的优先列表中”。美国商务部的报告在描述保持美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对策时,特别将人才问题列为首选对象之一,认为“人才的培训和教育是关键”。该报告甚至将中美两国人才队伍进行了如下分析、对比:

  2002年中国工科毕业生人数为21.96万人,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39%;而美国的工科毕业生人数不到6万人,仅占毕业升总数的5%。这种状况引起了美国政府和工业界深深的担忧。

  我们姑且不论上述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如何,这种简单的数字对比实际上并不能客观地反映问题的本质。事实上,我们(至少在焊接领域)比美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专业人才危机。

  在美、欧等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大学普遍实行通才教育,其焊接人才主要来源于职业培训。他们的焊接职业培训体系经过多年的运行,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不同种类、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比较完善。

  单看美国的工科毕业生人数似乎问题很严重,但事实上,美国早就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焊接职业培训体系。在这个体系下,每年有大量的人员接受焊接职业培训后,获得美国焊接学会(AWS)的相应资质。而且,美国在获得国际焊接学会(IIW)的国家授权(ANB)之后,又开始在国内推广国际统一的焊接人员培训制度,并在AWS体制和IIW体制之间建立了相应的链接。因此,美国只要解决 “焊接在公众眼中那种在滑坡中挣扎的倒霉形象”问题,凭借其认证的权威性和一系列配套措施就足可以吸引更多富有天赋和才能的人进入焊接领域工作。

  反观我国,情况却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专业人才教育制度。曾经有40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焊接专业,提供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 1998年的通才教育制度实施。此后,人才的培养重任自然就落到了职业培训部分。而当时我国焊接职业培训体系尚不完善。为了解决我国焊接专业人才供需矛盾,中国焊接学会和中国焊接协会于1998年8月,联合成立了中国焊接培训和资格认证委员会(CANB),全面负责我国的焊接培训和认证工作。

  我国的CANB在2000年1月获得IIW授权后,开始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国际统一的焊接培训体制。客观而言,CANB最近几年的工作卓有成效、成绩斐然。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我国共有上千人接受了各类焊接培训并获得相应的IIW资格证书。CANB推行的IIW焊接培训体系已成为我国影响最广、最为业内认可、与国际一致的体系。但是,从深层意义上讲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处理,其中包括:IIW焊接培训体制与国家人才培训体制的兼容;现行体系的推广、普及;高校通才教育留下的空白如何填补等等。

  为了进一步推广焊接培训教育体系,使其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同,我们需要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完善高等院校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教育

  高等院校应当以培养现代企业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改革。市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高等院校的教育应当适应这些变化着的需求。以焊接结构的设计为例,随着焊接与其它制造过程的集成程度提高,对焊接结构设计人员的要求更高了。一般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不足以满足这种愈来愈高的要求。而院校教育针对这方面需求的改革、调整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 争取将我们现有的焊接培训和资格认证体系纳入国家统一的专业人才培训和评定体系中

  从2002 年开始,国家实施《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计划》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并启动了“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训计划”,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加快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级技能人才,提高全体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正在筹划和建立新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评定体系。建议CANB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信息,作好充分准备,争取主动。

  —— 增加授权培训机构(ATB)的数量

  目前我国获得IIW授权的焊接培训机构(ATB)仅一家,与我国焊接劳动力队伍的规模极不相称。培训机构数量不足就形不成网络化效应,焊接培训的普及性将大打折扣。所以,增加培训机构(ATB)的数量是推广IIW焊接培训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 扩大现有的授权范围

  目前国际统一的IIW焊接培训体系最早起源于欧洲焊接联合会(EWF),目前这套体系仍然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而在欧洲,各类焊接人员的培训程序已经发展到10多个。而我国仅得到了其中4个类别(焊接工程师、焊接技术员、焊接技师和焊接技士)的授权。IIW已经建立了影响广泛的焊接检验人员培训程序,我国尚未得到该类别的授权。

  —— 采取有效途径,利用职业培训祢补高校通才教育的空白

  在高等院校实行通才教育后,我们应当研究、探索新的途径,积极发展培训事业,探讨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的能力。

  (三)焊接标准体系的完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技术标准在国际贸易、地区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显突出。发达国家纷纷以技术标准,尤其是以涉及国家、人身、财产、环境安全的技术标准为依据,以专利技术为盾牌,借助技术性贸易措施,强化其经济和技术在国际中的竞争地位,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致使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的削弱,WTO各成员之间以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又称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壁垒”代替关税壁垒已经成为更加隐蔽的贸易障碍。国际市场竞争则从常规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和品牌竞争演化到关键领域的标准竞争。

  为了消除这些贸易障碍,我国从“八五”期间就制定了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政策。20多年以来,我国的焊接标准体系一直按着与国际接轨的原则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加大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步伐,在焊接质量保证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全套采用国际标准。为我国焊接培训、资格认证、质量管理、焊接人员技能评定和焊接工艺评定的国际接轨打下了坚实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与当今国际标准的迅猛发展相比,我们的标准化工作仍有许多差距。特别是我国的标准化工作一直由政府主导,行政色彩偏浓。而市场的主体——企业对标准的认识不清、介入不足,致使我国标准的市场适应性普遍较差。此外,过去由于部门分管、条块分割的原因,我国有些标准(特别是原各产业部门标准)之间存在着协调不力的问题。焊接作为跨行业、跨部门应用的共性技术,这类问题尤显突出。为此,我国焊接标准体系的完善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

  —— 国家标准的清理和整顿

  清理、整顿国家标准,使之整体上与国际标准等效。特别是确保焊接质量保证各环节的标准要求与国际保持一致,为今后国际通用化的焊接认证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奠定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中国焊接行业的现状发展及展望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