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报告 >> 正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研究

更新时间:2010-2-11:  来源:毕业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研究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力资源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要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必须全面开发和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其中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不容忽视,中国13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其人力资源表现为富余劳动力多,而整体质量差的特点,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以历时20余年,在这20余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以户籍制度核心的二元社会结构明显弱化,产业变动、城市化进程以及国民经济增长空前加速,深受这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数以千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镇尤其是大城市,出现了民工潮,然而能够将孩子带到城市的农民工只是较少的以小部分,更多的人是把孩子留在家里,据有关专家估计,有5000多万个未成年的留守孩子,由于亲情的长期缺失,留守子女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与日凸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学习成绩不佳 、个性心理特征发育异常、价值观与人生观偏离、犯罪与越轨现象严重…… 作为担负科教兴国重担的基础教育,尤其是贫困落后的农村学校应该充分重视“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这部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学校老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道德教育。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子女”学生的注意,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孩子对老师的敬畏,一般孩子很喜欢按老师的说法去作,这时老师对留守子女中的差生更加应该予以更多的关心,并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在成长过程心理障碍和身体健康。他们不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情脆弱、任性孤僻和悲观消极等心理障碍,而且还存在逃学旷课、迷恋网吧等行为偏差。在课程教学中灵活多样地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了解这些儿童的问题和与儿童的沟通。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采取必要的保健制度,加强及时对生病、受伤害留守儿童的治疗。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 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这一课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课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于2004年5月31日,在教育部召开了“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研讨会。“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是教育部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进行部署,并由教育部领导批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具体协调和实施的。各地有关部门及学校已经开始了此项研究,对留守子女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取得了一些实效。

  (2) 本课题与之区别与联系

  本课题“树立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教育观”,深入调查当地留守子女教育现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一系列的行动研究: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留守孩子父母及监护人联系卡制度;有计划地对留守孩子的监护人进行培训;学校建立留守生档案;班主任对此类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我校特有的留守子女教育措施,让他们能够倍受关爱、热爱生活、乐于学习、活泼合群……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社会发展和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由于城市学校昂贵的借读费,农民工自身生活的不稳定因素,大部分农民工只好把子女托付给家中的老人或亲戚,还有些干脆把子女放在学校附近的百姓家中包吃包住,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之为“留守子女”。父母长期离家在外打工,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在孩子受教育的黄金季节,却没有春风细雨的滋润,使其子女在身体发育、性格形成、观念形成等方面得不到正常呵护与教育,造成他们生理与心理的缺陷,学习上厌学,生活上懒散。如何教育好这些“留守子女”,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在教育这部分学生上措施不力,方法不当,导致学生的成绩、心理等方面造成了负面影响。对此研究和行动已成为学校发展之必须。

  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他牵涉到诸多理论方面,首先是社会问题,其次是教育问题,具体讲他要研究此类学生的心理状况、生理状况以及智力发展情况,需要众多理论和部门的关注,涉及面广,议题新,相信这项研究一定会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所拓展。此项研究能促进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努力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学校大家庭中自由快乐地成长,进而适应社会要求,成为合格公民。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地处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当地外出打工占总人口的40%,其中85%是留守子女 的父母,留守子女问题相当严重,为此课题研究提供了平台;学校在素质教育进程中留守子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此类研究迫在眉睫;学校有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他们熟悉留守子女的现状,有年轻的致力于农村教育的青年教师,他们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进取精神;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此项研究作为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借助此项研究激发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学习科研方法,提升研究水平,增强职业自豪感。社会各界对此问题高度关注,对学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能够形成教育合力,创设良好氛围,形成“留守儿童”教育机制。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根据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规定,解决流动儿童、留守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要“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为原则,,具体承担流动儿童少年、留守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管理的职责。 提高解决留守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责任意识,将留守子女尤其是进城务工就业的低收入的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到义务教育工作范围。本课题属于教育学与社会学的边缘课题,旨在借助学校这一专门教育平台,多方协作,采取扎实的行动研究,使留守儿童的心灵感到温暖,情感有依托,学习有劲头,生活和谐幸福,从而促进此类儿童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为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科研理论作为工具,切合实际的开展研究,努力探索出“留守儿童”的科学的教育对策。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充分发掘学校的教育潜能,发挥教师的智慧,在校内外营造关心留守子女的环境,从心理、行为、智力、身体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行动研究,让这类学生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使他们热爱生活、乐于交往、喜欢学习、有理想、积极向上。调查组进行调查留守子女的行为习惯、心理、智力、身体、监护情况等方面进行科学调查和分析。建立留守子女档案。行动组以留守子女之家为平台,进行爱心呵护、品行纠正、学习促进、快乐成长等子课题行动实践。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我校切实可行的“留守子女学校教育方案”,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让这类学生感受到温暖无出不在,生活多么美好。 3.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学校每学年初对留守子女入户调查,摸清留守子女的基本情况,同时对单亲和贫困的留守子女、留守女儿童分类建立档案,并将摸底名单交给研究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各一份。建立留守子女档案。建立学校与留守家庭家访制度,学校与流动儿童少年和留守子女父母电话联系制度。通过走访和电话联系,使留守子女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每个班级根据留守子女的人数,确定任课教师同留守子女结对进行帮教,尤其对单亲和贫困家庭留守子女,不但要在学习上给予关心,更要在生活上给予关照。加强留守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感到大家庭的温暖。节假日期间,学校应组织留守子女开展有益活动。一是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努力丰富留守子女的课外生活;二是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社会实践能力,逐步提高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是适当组织县城学生到农村学校同留守子女开展手拉手活动,帮助他们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四是对经济比较好的留守子女家庭,学校组织他们到父母打工比较集中的城市同他们见面,既让留守子女到城市开阔视野,又能培养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加强对留守女童的关怀。由于受封建思想影响,农村仍有部分家长重男轻女,有的父母将儿子带到打工的城市读书,将女儿留守在家上学。因此,学校更要注重留守女童的生活和教育。班主任和课任教师要加强对留守女童的家访次数,多给她们温暖,为她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不让一个留守女童辍学。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1、 2006年6月成立课题小组,研究落实课题申报书,上报市教研室立项。

  2、 2006年9月至10月为宣传和理论学习阶段,理清各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在调查的基础上形成子课题研究方案。

  3、 2006年11月至12月为调查组进行调查留守子女的行为习惯、心理、智力、身体、监护情况等方面进行科学调查和分析。建立留守子女档案。

  4、 2007年2月至2007年6月为行动组进行行动研究,以留守子女之家为平台,进行爱心呵护、品行纠正、学习促进、快乐成长等子课题行动实践。

  5、 2007年7月为本课题阶段总结,整理阶段成果,形成初步的“留守子女学校教育方案”。

  6、 2007年9月至12月按“留守子女学校教育方案”继续进行理论实践的丰富与探索。

  7、 2008年3月至5月总结揭题,形成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1、 留守学生情况分析——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2、 爱心呵护、品行纠正、学习促进、快乐成长等子课题——实验研究法、教育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3、 “留守子女学校教育方案”——内容分析法、教育理论研究

  4、 课题总结——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 加强研究员的理论学习,参加相关调查研究;

  2、 学校要积极宣传是此项研究得到全体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和关注;

  3、 加强与社区、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努力形成共力,努力构建适合留守子女成长的内外部环境;

  4、 学校要成立留守子女之家,根据研究进行行动落实,让研究落到实处;

  5、 学校积极调动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确保活动金费的落实和到位;

  6、 定期召开课题小组会议,及时明确研究任务,小结阶段研究成果;

  7、 利用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和监护人会议,交流留守子女的现状及协调教育措施。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1、《农村留守子女中小学教育对策》课题研究方案及其子课题;(2006年6月-2006年10月)

  2、建立留守子女档案。(2006年11月至12月)

  3、以留守子女之家为平台,进行爱心呵护、品行纠正、学习促进、快乐成长等子课题行动实践,积累各行动组活动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总结成果,创新教育方式。(2007年2月至6月)

  4、阶段总结,整理阶段成果,形成初步的“留守子女学校教育方案”。(2007年7月)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研究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