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浅析学堂乐歌中的传统歌调及其重要意义(2)

时间:2021-03-27 22:07来源:毕业论文
3.中国传统歌调 3.1多样性风格之美 翻开中国传统 艺术 这幅画卷,中国传统歌调这一艺术形式跃然于眼前,它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变迁,承载着不同领域、各

3.中国传统歌调

3.1多样性风格之美

翻开中国传统艺术这幅画卷,中国传统歌调这一艺术形式跃然于眼前,它历经上下五千年的变迁,承载着不同领域、各个时代、众多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光彩夺目。

地域性。古人说:十英里不同的声音,一百里不同的风俗。青海西藏高原的高亢嘹亮;沙漠之舟的热情奔放;黄土高坡的粗犷豪放;西双版纳的神秘迷人......没有风景与人的结合就不会产生天籁之音。不同的地域汇聚出不一样的曲调。

时代性。艺术是时代精神的展现,从春秋到魏晋南北朝、唐、明、清时代,每一次传承下来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传统歌调的形成与它所经历的时代有着不可推脱的联系,就像秦楚时期的诗经、宋元时期的戏曲、汉代的燕乐一样,哪怕是到了时代变迁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们与那个时代的血脉相连。

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每种音乐语言相互交织、汇聚,最终融合成一部气势磅礴而又特色鲜明的大合唱。从而成就了今天整个华夏文化,不同民族的各具特色的音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音乐做了很好的铺垫。

3.2原生性审美特征

闻一多先生曾说:“歌的本质是抒情,诗的本质是叙事。”而传统歌调则把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传统歌调往往具有故事性,而又有极强的抒情性,如《凤阳花鼓》、《茉莉花》等数不胜数。标志的主要审美特征是原产于强大的灌木状的活力,虽然土壤有其丰富的味道,但充满活力,和抒情风格也是质朴粗犷、率真,这些与其它几种音乐的审美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长期流传的音乐,它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符合宫廷音乐“中和之音”的要求,没有人文音乐的高雅,没有宗教音乐在世界上的意境,但它有其独特的生命力。那热恋中的男女缠绵的情歌;那身处他乡的游子思念故乡唱出的歌谣;还有那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农民发出的号子声,它们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最真实的体现,反映出它们最质朴的情感。

四. 学堂乐歌中传统歌调的存在形态

4.1根据民歌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的产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特定性,再加上当时中国的作曲家很少,能够创作出优秀作品的作曲家更是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便产生“拿来主义”,的行为思想,对国外已有的歌曲进行改编,主要是以重新填词的方式。

学堂乐歌中的传统歌调和民间音乐联系最为密切,两者相互作用。早期乐歌根据民歌填词,如《茉莉花》、《凤阳花鼓》、《算盘子》等都曾用作乐歌的歌调。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茉莉花》。

《茉莉花》又名《鲜花调》、《双碟翠》,是流行于全国的民间小调,也是流传最广的汉族民歌之一。《茉莉花》起源于江苏,歌词最早刊载于乾隆年间出版的戏曲集《缀白裘》,贮香主人《小慧集》(清道光元年作序)卷12中记有工尺谱。流行于全国之后有了不同的地方特色,音乐曲折而流畅,具有抒咏性。

各地的《茉莉花》大都是叙事性的,新中国成立之前有一个法国老人用唱片机录走了一批中国民间资料,现在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存有转录的音响,其中也有一首“茉莉花调”名为《张生戏鸳鸯》。一般认为只唱“花”的《茉莉花》是省略了后面的故事而把前面的抒情部分扩展了。文献综述

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曲调特点一致,风格却带有地方色彩。江苏《茉莉花》旋律流畅,具有典型的江南民歌的特点,如一幅江南的风情画。生动的描写了古代女孩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有艺术感染力。和江苏的《茉莉花》相比,河北南皮的《茉莉花》,曲调则有更多的叙述性。它的速度缓慢,旋律的进行委婉。而东北的《茉莉花》则欢快爽朗。当然,《茉莉花》的影响不限于汉族,也流传到了少数民族中,西北土族的《茉莉花》表达的感情方式就更加的爽快与果决。 浅析学堂乐歌中的传统歌调及其重要意义(2):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7199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