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河南太康道情戏的表演特点(2)

时间:2019-09-19 20:22来源:毕业论文
经过漫长的传唱和演变,后衍变成一些道士在民间乡里为扩收取门徒时所演唱的新经韵,又称作道歌。其伴奏乐器非常简易,一人即可演奏。多用渔鼓、简


经过漫长的传唱和演变,后衍变成一些道士在民间乡里为扩收取门徒时所演唱的“新经韵”,又称作道歌。其伴奏乐器非常简易,一人即可演奏。多用渔鼓、简板。一手操渔鼓,一手持简板进行诵唱,后又有渔鼓道情之说。在宋朝时逐渐发展,吸收的有词牌和曲牌。并以形成与句式相应的固定词格,当时已经有专业的道情演唱和编写道情的人士。道士们也从之前单一宣传道教的教义逐渐演变成在不同的场合和其他一些民间艺人同台同唱道情的社会风气。加之宋代的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底层市民阶级的不断发展,道情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从南宋以后,道情的声腔便分成了两支不同地域的音乐体系。道情中“诗赞体”的一支主要向南方发展,还是以说唱道情为主;而曲牌体的一支则奔向北方,并在陕甘宁,冀鲁豫等地发展成了戏曲道情。到了明清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在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广为流传的元杂剧也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再主宰当时中国的曲艺文化舞台,这才使得各个地方的地方剧种有了迅速发展的机会。道情也不例外,更是抓住难得的机会广泛容纳各地民间说唱艺术的种种精华,从而进行了一次质的飞跃。这时的道情演员多由民间的艺人演出,并且保留了大量的道情表演艺术特点,更为以后的道情能走上戏剧舞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清道情到太康道情戏
道情艺术在河南东部亦有非常久远的传承历史,河南说唱道情是从元代开始的,到了清朝的中期进一步演变成了道情戏,刚开始只在皖西北和豫东南一带比较流行,约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时候转而流入了河南太康,之后在光绪年间至民国的十四年间,太康县及其周边成为河南道情戏的发展中心。许多的艺人也都在河南太康县及其周边的地区集聚,为道情戏的成熟提供了厚实稳定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在当时的民间就道情班社而言,大大小小有60余个。演出剧目有《重婚配》、《害郭池》、《胭粉记》、《刘公案》、《百鸟屏》等一百四十余出,并有周传江、朱凤仙、王中仙、李玲等名震一时的一大批优秀道情戏艺人。“据《太康县志》记载:清末,太康道情戏创始人张广志的道情戏班“因其唱腔新鲜,唱词通俗,表演极富乡土气息,轰动一时,首创成功”。由于太康道情戏在乡村享有很高的声誉,如同“刘词”一样,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以至当地流传着不少关于道情戏的谚语。其中的戏彦有:“宁叫面发酸,也要听听太康道情”,“任凭少锄二亩地,也不能耽误看太康的道情戏”。太康也因此被誉为“道情之乡”。从“道情班”形成之后为了能使太康道情戏向专业化和大众化转变,在编排和演唱的时候更符合当时的人民的文化需求,取材也源自民间生活、典故、历史和一些神话传说。这种戏曲样式形成后,太康道情戏就一直以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形式活跃在民间的舞台上。上世纪中叶的戏曲改革便直接促成了太康道情戏由地方小戏向地方大戏的进一步转化。此后,太康道情戏真正的正式成型,发展成我们今天所能够见到的样子。
1992年,太康道情戏剧团的演员凭着《王金豆借粮》这一优秀的保留曲目,参加山东淄博举办的“天下第一团”剧目展演,连获好评。夺得参赛剧目最高荣誉。由于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以及对稀有文化的保护,太康情戏在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我国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2014年9月26日,授予太康道情戏“中国太康道情之乡”的称号。太康道情戏以一项项殊荣向世人展现出这种古老艺术的风采。 河南太康道情戏的表演特点(2):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3955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