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试论声乐唱法的多元化趋势(3)

时间:2017-01-05 12:53来源:毕业论文
通俗唱法的特点是发声的音色非常接近于平时在生活中说话时的音色,中声区一般使用真声,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或者混声。很少使用共鸣,所以演唱时的


通俗唱法的特点是发声的音色非常接近于平时在生活中说话时的音色,中声区一般使用真声,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或者混声。很少使用共鸣,所以演唱时的音量较小。演唱时必须借助一些电声扩音设备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演出形式以独唱为主,有时会加上舞蹈演员、追求声音甜美自然,感情细腻真实。例如:韩红演唱的《天亮了》描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家庭破碎的故事,在一次外出旅游时,在坐缆车的时候,缆绳意外断开,使年幼的他在这次事故中失去了爸爸妈妈。在这首歌开始的部分要讲述的是一个故事,所以唱歌的人要像讲故事那样,轻声细语的描写事故发生时的场面,到后面的时候情绪要稍微激烈一些,“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样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副歌的部分要使用真假声结合,这样唱声音既结实有力,而且高音也容易唱。中间唱到“突然之间震彻山谷”的时候声音要适度的有哽咽的感觉。在舞台布局上韩红的演唱上有两个舞蹈演员演绎了当时事故发生时的场面,为舞台增添了色彩。
根据通俗唱法的发声特点,要求学习者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对于学习通俗唱法的爱好者,要遵循人体生理发声机制,科学发声,科学用嗓,努力纠正自己不良的发声习惯,将自己不良的用嗓习惯纳入科学发声的轨道。其二,从科学发声规律中,谋求自身声音的个性特点。也就是说,每一个歌唱者,都要遵循科学的发声方法,自此基础上,再寻找自身发声的个性和特点。不要盲目的模仿他人的声音,把自己的用嗓习惯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认识。
    通俗唱法的受众以青少年为中心,但现在也有很多的中年人也非常喜爱。通俗唱法因为易于被人们接受,所以很多人可以自己学习,自己学唱。通俗唱法注重感情的流露,往往可以渲染个人的情感,带动人们的感情,从而使人悲伤或者兴奋,或者怀旧伤感。所以很容易打动观众,唱到观众的心扉,通俗唱法声音的主要特点是完全用真声唱,接近于生活的语言,高声区有时会使用假声,有时会使用真声或者混声。强调感情的真挚和烘托力,演唱时需要借助电声的音响制造气氛,注重灯光,舞美的效果。注重舞台的布局,所以我们要学会和舞台的配合,以及和话筒的适应能力。专业歌手要学会使用话筒。例如:有些人平时在生活中唱的很好,在登台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差强人意,觉得怎样唱都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在唱的过程中易于紧张,导致声音发紧,所以才会使话筒传出来的声音不太理想。所以,对于通俗唱法的爱好者来说,要时刻的注意自己的台风和肢体语言,并且要尽快掌握话筒的适应能力。
(四)原生态唱法
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3]“原生态唱法”这个名词在初次看到的应该是在青歌赛上,在早先的比赛中只有三种唱法被分类,也就是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在比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唱法,所演唱的是民族歌曲,声音高亢有力,清新自然,但是却跟我们所归类的三大唱法有所不同。所以,在经过一些斟酌和商量后,又增加了一种叫“原生态的唱法”它涵盖了许许多多的内容形式,包括了不同的民歌题材,除了民间歌曲外,还有一些民间戏曲,民间的曲艺被原生态唱法所演唱。换句话说就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衍生而来,没有经过特别的修饰的一种声音,淳朴自然的声音。它是民族唱法的初形和起源。而民族唱法是在较长时间的磨合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它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都来自中国民族美丽的土地上,原生态唱法是民族唱法的原型,内容形式和演唱风格上与民族唱法没有太多的区别,只是民族唱法在原生态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演唱风格。也就是说,原生态唱法就是中国民族唱法的雏形。从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说原生态唱法也属于民族唱法的一种。两者在这个文化发展的高度时期,都相互的促进,并且发展着。随着世界的交流加大,信息加大,受到了一些权威媒体和艺术家的重视,使得这两种唱法都争奇斗艳,并表现出了独特生命力。 试论声乐唱法的多元化趋势(3):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184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