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浅析歌曲《斑竹泪》的艺术特色(3)

时间:2016-12-20 19:33来源:毕业论文
曲 式 结 构 段落 引子 A 过渡段 B 过渡段 C 过渡段 D A` 起止小节 16 721 2226 2744 4547 4857 5861 6292 93108 调式 D商清乐调式 A商清乐调式 D羽清乐调式 D羽清乐调式


 
曲  式  结  构
段落    引子    A    过渡段    B    过渡段    C    过渡段    D    A`
起止小节    1—6    7—21    22—26    27—44    45—47    48—57    58—61    62—92    93—108
调式        D商清乐调式        A商清乐调式        D羽清乐调式        D羽清乐调式    D商清乐调式
情绪        述说地        喜庆地        哭泣地        悲痛地    哀怨地

    从以上的曲式结构图可以看出,全曲共经历了三次转调,每一次的情绪,力度都有很大变化,首先是A段:
谱例1:(第1—8小节)
 
    
    谱例1是歌曲的开始部分,节拍为4/4拍,每分钟63拍的速度使得歌曲的旋律线条缓慢进行,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描绘出一副幽静美好的田园画面。
    接下来是B段:
谱例2:(第27—34小节)
 
此段在歌曲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4/4拍转为2/4拍,速度较之A段也开始加快,变成每分钟92拍。在这一段中,作者大量使用附点、切分等节奏型,使得歌曲的情绪由第一段的平缓转为喜庆、欢快。
C段的谱例如下:
谱例3:(第44—52小节)
 
在这一段,旋律整体呈下行走向,歌曲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首先是调性,由B段的a商清乐转为了d羽清乐,然后是节拍和速度,由原来2/4拍的每分钟92拍变成了4/4拍的每分钟52拍,情绪也由喜庆转变成了悲恸,将娥皇、女英二妃听闻舜帝死讯的伤心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在歌曲的这一段伴奏中,采用了戏曲中的“紧拉慢唱”手法,将音乐带入一种深沉、暗淡的情绪之中。
接下来是D段:
谱例4:(第56—74小节)
 
    在间奏部分,加入了大量的重音记号,速度也由原来的每分钟52拍转为每分钟176拍,由哀怨的哭泣变成了悲恸的呼喊,使音乐的情绪变得紧张、激动起来。     最后是再现段:
谱例5:(第94—108小节)
 
    这一段中,歌曲被分成了三小段,每段前都有一个八分休止符,歌曲的情绪也一步步的递进,更加激烈,将全曲再次推向高潮。
    (三)润腔技法在歌曲中的运用
    润腔技法是民族声乐中重要的风格特点,歌唱者为了弥补曲调的单调呆板,而对曲调进行渲染、润饰的一种技法,如顿腔、装饰音、哭腔等。[2]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各种装饰音的运用上,但是这些装饰音在谱面上并没有特别表示,都是歌唱者根据情感需要即兴发挥创造,最大的特点就是所创造出来的形态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歌唱时对同一段唱腔的润饰,每个人表现出的都会不同。
    如第一乐段:
     谱例6:(第16—21小节)
 
    这句中有三处休止, 我们可以做一个顿腔的处理,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声断气不断、气断情不断”,在乐句有休止的地方一字一顿,并下意识地截住气息将声门突然关闭,用气息把他们贯穿在一起,利用时值的停顿加强腔调的表现力, 似说似唱。特别在唱“遨”这个休止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偷气的方法让声音临时打断,这样会产生柔中带刚的感觉。从第三乐段开始,情绪渐渐转为悲。这其中就要用到我们润腔的一种技法———哭腔。 如谱例中的“崩”、“惊”、“魄”这三个字,在演唱时一定要多运用胸腔共鸣,加大气息的运用量,情绪要激动,从而体现出沉重感。 浅析歌曲《斑竹泪》的艺术特色(3):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134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