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非遗视野下的安徽贵池傩戏保护与传承(4)

时间:2018-04-10 13:21来源:毕业论文
在贵池东部的墩上街道办事处境内有一处名叫茅坦山湖村的小村庄,由十个自然村落组成,傩戏在此地盛行已久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衍生出了众多的表演剧


在贵池东部的墩上街道办事处境内有一处名叫茅坦山湖村的小村庄,由十个自然村落组成,傩戏在此地盛行已久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衍生出了众多的表演剧种,比如“踩地马”和“高跷马”。表演的时候,演员们皆会面戴面具,表示着不同的身份。面具是神的象征,这点不同于其他的剧目,傩戏的面具是神圣的表演之前演员们都需要举行面具的“请神”仪式。而后村里的人们会在“社”(祠堂)的范围内活动、以宗族为单位演出、以请神祭祖和驱邪纳福为目的进行曲目的表演。贵池傩戏的传承仅靠“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宗族传承,既无职业班社也无专职艺人。池州傩戏并无丝竹管弦之乐,只用锣鼓伴奏,人声帮腔,唱腔分为高腔和傩腔两大类。
泛宗教性、边缘性、原生性和民俗文化性是池州贵池傩戏的特点。在泛宗教性方面,以傩戏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贵池民间仪式是以敬神娱人为手段,以神人互惠为目的的。为求得心理和精神上的解脱,当地人便用这样一种具有特色的表达方式来寻求。作为一种发源于农耕文明和民间信仰的表演,傩戏充当了当地农民心灵解脱的指导者,帮助民众成功地释放了平日里生活所带来的压抑。在边缘性方面,因为贵池傩戏具有边缘性是由于它处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地带——闭塞的乡村社区。由于傩戏在面对城市文明迅猛发展有所力不从心,所以,在现代社会里,傩戏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并会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处于弱势。关于贵池傩戏的原生性,池州傩戏都具有其独特的封闭演出体系,他们以宗族为单位,几乎是互不交流,因此很少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贵池傩戏依旧保持着其古朴粗犷原始的风格。在贵池傩戏的民俗文化性方面,贵池地区的山民将傩戏与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将本地流行的山歌、号子、采茶歌的声调柔和进傩腔 ,使得贵池傩戏在音乐上与众不同。且由傩戏引申而出的高跷马、社祭等,也是具有重要的民俗研究价值。

(二)    发展历程
贵池傩戏发展于明代、盛行于清朝,在古时这种以宗族为表演单位的傩戏演出一般会在农历正月初七至正月十五进行。古代的傩戏中包含了众多的内涵,内容多是驱灾逐疫、祈求丰年、平安吉祥,一般是一种祭祀活动的意义大于现在的表演艺术意义。
关于贵池傩祭和傩舞表演最早出现记载的是唐代对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昭明太子神像的祭祀活动。据清代贵池文人郎遂编撰的《池州昭明会记》及《杏花村志》记载:“池故事,八月十五日为梁昭明千秋……是日,诸家办会迎神者,所扮为关壮缪、为城隍、为七圣二郎、为玄坛。其扮也,则各骑乘,奉面具。”而贵池的傩戏表演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明嘉靖时期修纂的《池州府志•时序•逐疫》,据记载:“凡乡落自(正月)十三至十优尔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像,或滚球灯、妆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者。群饮毕,返社神于庙。”据此记载,贵池傩戏早在460余年前已被列为“时序”,蔚然成风。至于贵池“傩戏”这一词的出现则见于贵池村民章根富收藏的清光绪年间刊印的《梨花章氏宗谱•风士篇》:“新年蛋茶相迎,开庭请亲邻,作傩戏。初优尔七择吉戏神下架,至十优尔日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傩戏被视作“封建迷信”和“旧文化”,傩戏在池州地区随着傩事活动的减少、取缔逐渐销声匿迹。而在改革开放之后,贵池傩戏作为“中国戏曲活化石”,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1987年,“全国首届傩戏学术研讨会”在安徽池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傩戏研究的者深入贵池县当地的深山村落考察观看了几十个村社家族的傩戏。这是池州傩戏走出大山的第一次尝试,从此池州傩戏的保护与传承也逐渐受到重视。如今在池州市已经专门成立了保护机构,组织有关部门以挖掘整理为重点,积极采取抢救保护措施,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抢救整理出了《苏秦团圆》、《张仙送子》等14个傩戏散曲影响性剧目。并同时整理了一批重要的傩戏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近年来, 傩戏也开始依托黄梅戏等广为人知的戏种开始向民间进行表演,并在国内外取得重要成就。 非遗视野下的安徽贵池傩戏保护与传承(4):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1277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