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红茶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

时间:2019-07-11 19:50来源:毕业论文
另外,杨莉等提出了木糖醇可以显著促进菌株的生长和繁殖,提高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L)的产量,所以建议在制作红茶菌过程时,木糖醇可以作为一种


另外,杨莉等提出了木糖醇可以显著促进菌株的生长和繁殖,提高D-葡萄糖二酸1,4内酯(DSL)的产量,所以建议在制作红茶菌过程时,木糖醇可以作为一种甜剂和功能因子被添加在发酵基液中[11]。
王硕研究了醋酸菌和酵母菌分别在静止和摇瓶的时候,红茶菌培养液中的培养的情况。摇瓶培养比静止培养达到一定总酸浓度的时间也要短,同时也避免了菌膜的生成;静止培养时糖的消耗也少于摇瓶的时候。在培养结束的时候,计算摇瓶培养的产率是0.69,为静止培养时的2倍[12]。他就是采用纯化了的,酵母菌和木醋酸菌菌株来培养红茶菌液的 [12]。
廖卢艳在发酵培养红茶菌菌种的过程中,发现了红茶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其中主要的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在发酵过程中,醋酸菌产量最高的是在单一的乙酸中。同时,发酵儿茶素的变化情况过程在微生物发酵中 CAF以及儿茶素的总量都是在减少的[13]。
谢俊杰等从红茶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出了抗菌蛋白,表现出了一定的杀菌的作用,而并非溶菌作用[14]。Safak.S等从发酵红茶菌中分离得到了11种酵母菌,其中有 8株为酿酒酵母,还有2株是克鲁斯假丝酵母,现在已得到鉴定。谢俊杰等人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红茶菌的菌液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都有抑制的作用,并且与其剂量成正相关,同时还基本确定了抗菌物质是小分子的蛋白质[15]。
吕爱军等人研究了从丰县采集到的红茶菌,其中分离得到了乳球菌,木醋酸菌以及裂殖酵母菌。AiLeng Teoh对红茶菌发酵饮料中的微生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利用氧四环素来作为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对红茶菌发酵中的菌膜以及液体基质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得到了布鲁克丝假丝酵母(Candida crusei),克勒克酵母(Kloeck-era),栗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 haromyces pombe)和拜耳结合酵母 (Zygo saccharomyces bailii)。他们对红茶菌菌膜发酵而制得的无菌滤液进行了抑菌实的验研究。采用未发酵的调酸糖茶水做为对照,发现发酵滤液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着一定的抑制作用[1]。
R.Malbasa等通过对比了利用蔗糖和蜜糖,发现了蜜糖发酵的红茶菌液有着更多的乳酸生成[2]。
AnitaM Hartman等利用了小鼠长期饮用红茶菌对生长寿命,食欲变化和器官等进行跟踪比较发现,对照组的各个方面都是比长期饮用组的数据差些;但是,对人体的效果还有待检验。C.Dufresne在研究中总结了红茶菌饮料对于提高消化能力,抵抗癌症,抵抗心血疾病,刺激免疫系统和减少发炎等有很大的作用的[2]。美国的 Yoram Azrad在1998年报道了艾滋病病人在饮用了红茶菌6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病人的临床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在此期间并没有发生可能的各种感染[1]。
Sievers. M等对采用菌膜作为发酵剂的红茶菌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和发酵过程中物质利用的情况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60d发酵过程中,红茶水加入了6.75%的蔗糖,利用了A.xylinus和裂殖酵母发酵,酵母菌将蔗糖转化成为葡萄糖和果糖;果糖发酵的速度比葡萄糖的快,发酵的期间pH从3.75降为2.42。发酵中间产物有蔗糖,果糖,葡萄糖,葡萄糖酸,乙醇,乙酸以及二氧化碳等[1]。 红茶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3557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