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小学中段学生错别字现象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

时间:2023-09-29 10:17来源:毕业论文
学者邱志勇认为:虽然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教师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例如,在课堂教学时,如果需要学习某些生字,

学者邱志勇认为:“虽然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但教师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识字方法,例如,在课堂教学时,如果需要学习某些生字,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初读课文,利用汉语拼音记住生字的读音,再让同学将自己学到的生字教给身边的同学;在记忆汉字字形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以前学到的知识自主选择识字方法,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教学的方法很多,不拘一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创设情境和机会,利用一切可能,尽可能提高初学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动机,增加其学习机会,只要是可以记忆生字的方法,老师在教学中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 

可见,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学者和专家提出了以识字教学为核心,落实语言教学的实践性策略。但是其研究对象都比较泛化,都是以小学生这一整体为研究对象,并未对小学低中高年级的不同特性做出分类研究。并且,这些策略的实用性较差,不足以教师很好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2。 有关错别字的研究综述

(1)汉字的研究

不同的笔画部件组成形态各异的汉字,因而构成了庞大的汉字系统。单就汉字的笔画来看就有平笔笔形和折笔笔形。平笔笔形有5种:横、竖、撇、点、折。折笔笔形又分为单折笔和复折笔,共有22种。一个汉字由不同的笔画部件构成,在书写时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现错别字。刘廷芳最早发现错别字与字形结构有关,“由H个部分组成的合体字最易出错,由两部分组成的字错误较少,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字错误最少,按照书写的顺序来说,开始的数笔和末后的几笔错误最少,错误多是发生在字形的中部。” 

曹传泳、沈哗发现“从整个辨认汉字过程来看,小学生首先辨认的是字形的大致轮廓,然后才是组成部分。在合体字的辨认中,首先辨认的是字的组成部分,然后才是部分与部的关系,字的细节部分被忽略了。儿童对汉字字形的精细感知能力,有随年级升高而递增的趋势。学生已有的汉字字形结构的经验是影响学生感知、辨认字形的重要因素。” 

(2)错别字成因

吴中豪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从儿童心理方面,提出错别字的成因为“对字形没有形成正确的分化,在头脑中某些字的模糊印象或歪曲形象占优势。字的音、形、义没有建立起巩固的联系。儿童在书写时的疏忽、粗心、态度不认真。儿童书写时的思维定势。” 曹永亮在《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中总结了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在于:“自己粗心大意,汉字太难,平时写字潦草不认真,刚学生字时没能弄懂,笔误”。 朱建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错别字的类型、成因及其对策》中认为原因在于:“汉字本身特点;学生观察不仔细,辨析错误;学生不解字义,主观臆断;思维定势,前后影响;教师教学中忽视字词教学;教师将正确与错误的字对比后产生的误提示。” 

(3)错别字的年级分布特点

沈晔、凌培炎、杜佐周、黄仁发研究表明:“错别字的出现与年级有关。错字的多少与年级高低成反比例关系,一年级学生错字比别字多,二年级后别字出现较多。错字出现的频率与字的笔画数和结构有关。笔画少而简单的字容易产生增笔错误,笔画多而复杂的字容易产生减笔错误。从错别字总体看,错字比别字多,错字中以形错最多,形错中又以笔画错最多,而别字以音别字最多。从错字发生的部位看,左右结构的字常错在左右部位互移,上下结构的字则较少发生上下部位倒换现象。”  小学中段学生错别字现象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9647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