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国内外关于叶片衰老脱落的研究现状(2)

时间:2018-07-10 11:08来源:毕业论文
许多研究表明,生长素在植物器官的脱落中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Drazeta等[19]用生长素极性运输(PAT)的抑制剂NPA处理苹果梗部后,果实的脱落率显著升高
打赏


许多研究表明,生长素在植物器官的脱落中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Drazeta等[19]用生长素极性运输(PAT)的抑制剂NPA处理苹果梗部后,果实的脱落率显著升高。他们认为IAA通过降低离区细胞对乙烯的敏感性抑制植物器官的脱落。另有研究认为植物器官的脱落主要是由于乙烯含量的变化导致。利用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AVG)处理苹果树后,果实中乙烯的含量降低,最终果实的脱落率也相应降低[20]。研究表明脱落酸也会加速植物器官脱落。Plummer等通过在成熟夏橙树上叶片在喷施ABA,叶子的脱落进程相应加快[21]。而脱落酸对于植物器官脱落的调控作用与其他激素的协同拮抗关系尚待进一步探明。过氧化氢是一种活性氧,在细胞有氧代谢过程中的产物[22]。Sakamoto等通过建立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跟踪H2O2的体外脱落体系,发现在离区形成的过程中有H2O2产生。并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最终证明了在乙烯诱导的优尔椒叶片脱落过程中,H2O2是乙烯信号传导下游路径的一个信号分子,说明H2O2在叶片脱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3]。Zhou和Fry等人在研究中发现荔枝叶子脱落过程伴随着H2O2含量的增加。当用外源H2O2处理植物体后,植物细胞壁多糖的分裂活动加强[24,25],ROS的酶活性的清除又推迟了花和果实的脱落。以上研究结果表明H2O2与脱落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H2O2在植物器官脱落过程中的确切调控机制却未被证明。
化学脱叶技术是人工使用化学脱叶剂,干预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使其加速衰老脱叶,从而提高作物机械收获的产量和品质。利用噻苯隆(TDZ)进行棉花叶片脱落以利于棉花机械化收获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棉花生产。但是生产中仍存在低温阴雨导致脱落效果较差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仍不清楚TDZ引起棉花叶片脱落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前人研究发现,在棉花叶片衰老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引起叶柄与棉株之间形成离层,导致棉叶自然脱落。而H2O2在植株体内的累积是衰老的主要原因。而TDZ引起棉花的叶片的脱落是否亦是受H2O2的调控尚待证实。因此本研究在江苏省农科院使用筛选得到的适宜TDZ浓度喷施以及同时喷施添加H2O2抑制剂DPI的TDZ,通过对不同药效天数棉花生理生化参数和细胞学结构的分析,探索H2O2参与了TDZ对棉花叶片脱落的调控过程,以期为TDZ调控棉花叶片脱落的分子机制提供支持。 国内外关于叶片衰老脱落的研究现状(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1938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