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杜甫的山水题材诗家国之思和悲悯的个人情素(2)

时间:2022-06-14 21:57来源:毕业论文
然杜甫小时候便显示出对山水的尤为喜爱,母亲体弱多病,倘若正值上好天气,子美便纠缠着母亲大人带他去门前泗河岸上看来往的船队和摇曳的菖蒲,或

然杜甫小时候便显示出对山水的尤为喜爱,母亲体弱多病,倘若正值上好天气,子美便纠缠着母亲大人带他去门前泗河岸上看来往的船队和摇曳的菖蒲,或登山午后的笔架山眺望……可见其沉郁初现端倪。

子美受李邕大人的激励,暗想日日闭门读书,已是破万卷,然未行千里路!不历人生,不谙世事,焉有报国为民之能?欲离开洛阳,远游天下。

落脚嵩山探幽,吴越地古迹觅诗,辞吴越东都应试,游齐赵邯郸怀古,聚兖州诸子倾心,登城楼子美放歌,岱宗望月众山小,日月相曜洛阳城。

游历数十载,心中荡气回肠,任游一回环,充值正能量。正值求学漫游之际,诗篇佳作不断,先看《绝句二首》之一:文献综述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再看其《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首诗可谓清丽工整,却无“侵凌血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2]p114之句生动。这首诗微有关雎之思。

《望岳》该诗最绝的是第二句,多大的胸襟,多大的眼界,竟然看全了齐鲁大地。而能让这一片青青大地引入心境的,就是这一座突兀而立德泰山。这句让全是具有意义,有了这句,才让末联有了表现的场面。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首诗却是末联开张,气象万端。清新脱俗的言辞加之冷暖结合的色调,与传统山水诗有神似之处,但它所突显出来的高峻广阔的境界,将齐鲁大地青翠碧绿、一望无际之景象写的历历在目,却是传统山水诗所不多见的,可谓气骨屏凛,体势浑厚。

经吴越之地秀丽风光及文化浸润,名山大川使其诗文壮阔,沧桑历史时期诗文深沉。杜甫诗风亦在漫游之中,彰显风格:既有苍凉雄浑之气,又有委婉清丽之音,沉郁顿挫,铿锵凝重,包罗万象,中和严谨。

倘若将杜山水诗作分成两部分,可以以兖州之行(杜甫从故乡到兖州探亲)为一个节点,随后的山水诗或大气中加扎着些许迷惘,或豪情壮志中带着婉约顿挫,再也见不到望岳的体势雄浑与峥嵘气骨。像《登岳阳楼》:来;自]优Y尔E论L文W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命运多舛的杜甫,年老仍旧不能安顿,孤寂而又多病,但是那一腔忧国忧民的情怀充斥着每况愈下的窘境。这首诗展开一个伟大的场面,但在这个伟大的场面里,有一个孤舟,一个病重的老人,他的手头竟然没有和他相关的人的一封信。孤苦伶仃地匍匐在天地之间的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在为所有的人流着泪,唱着歌。暗示了子美得偿恒久的夙愿,以及仍旧怀揣着国度的百感交织之情。

不同的经历,不同阶段的人生,无论或喜或悲,还是喜忧参半,上述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杜甫总能将诗歌的思想内容溶于山水画中,烘托出对国运之不幸的关心,及离乱灾难之中民众的深切同情。

杜甫的山水题材诗家国之思和悲悯的个人情素(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9535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