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淮安琴艺对刘鹗文学创作的影响(3)

时间:2021-12-15 20:32来源:毕业论文
琴之为物也同乎道。《参同契》、《悟真篇》,传道之书也。不遇名师指授,尤废书也。琴学赖谱以传,专恃谱又不足以尽其妙,不经师授,亦废书也。故

琴之为物也同乎道。《参同契》、《悟真篇》,传道之书也。不遇名师指授,尤废书也。琴学赖谱以传,专恃谱又不足以尽其妙,不经师授,亦废书也。故学琴重谱,由重师传……常考古人制曲之道,不出三端:一曰以声写琴,最上,如《汉宫秋月》、《石上流泉》、《高山白云》、《胡笳》、《捣衣》、《平沙落雁》之类是也;二曰按律谐声,次之,如《梅花三弄》之类是也;三曰依文叶声,又次之,如《释淡》、《秋声赋》、《赤壁赋》之类是也……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正如刘鹗所云:“赖谱以传。”在生活之中,据刘蕙孙之子刘德威所藏蓝色晒画:“刘鹗曾手抄古琴谱,一律正楷,可见其勤奋刻苦,有《良宵引》四段、残损的《渔樵问答》和《平沙落雁》等共四十二页。”[1](P104)可见,刘鹗确为好琴之人,学琴之刻苦。

由上述我们不难肯定刘鹗在乐理方面见解的深刻,同时以“抱残守缺”来命名自己的书斋,也见其好收古董的习惯,而古琴就更有兴趣收之藏之了。《乙巳日记》中“八月二十七日,晴。买柳子厚琴一张,又存古琴一张,共六十金……”[1](P261)“八月二十八日,晴……张瑞山来,学得《良宵引》一段。买得古琴两张,一为佛鹤汀之第四琴也……”[1](P261)据刘鹗孙厚祜先生《刘鹗与音乐》一文中:“我祖父藏琴甚多,据我父亲回忆,家里共有二十几张,其中精品就有十一张之多。据我三哥说,我祖父藏琴中的第一琴名‘石上流泉;第二琴名已忘;第三琴名‘九霄环珮’,系唐琴,琴面有宋黄庭坚的题记;第四琴名‘春潮带雨’,系宋琴,又因此琴两侧突出如月形,故别名‘月琴’;另外有一张短琴名‘霹雳’,我三哥和姐姐曾用过此琴向父亲学琴;另一张体积较小的没有题记的琴,是我曾祖母陪嫁物,我四哥和我幼时都曾用它向父亲学过琴……”[1](P104)这段文字,不仅可以确定刘鹗好琴的事实,更能看出刘鹗的整个家庭的琴艺氛围之浓厚,加之淮安城内极好的琴艺氛围,刘鹗的琴艺造诣提供了十分的有益的资源。 

淮安琴艺对刘鹗文学创作的影响(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652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