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散文的文学意象返璞归真的诗风雅意(3)

时间:2021-11-26 23:02来源:毕业论文
二 刘亮程散文创作的文化背景 研究刘亮程散文,本文首先对现当代散文的宏观背景进行简要的综述。现当代的散文创作经历了六十多年的艰难发展,从政

二 刘亮程散文创作的文化背景

研究刘亮程散文,本文首先对现当代散文的宏观背景进行简要的综述。现当代的散文创作经历了六十多年的艰难发展,从政治性、阶级性、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期,到“五四”新文学时期,再到九十年代开始的多种风貌兼容并蓄的新时期,已经逐步走向一个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审美时代。散文创作者们将对生活的激情和对生命的探索精神融入到散文创作实践中,体现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价值判断。然而与当代小说相比,散文的发展速度仍然让人担忧,弄虚作假、矫揉造作的的东西往往引领着大部分群体。摩罗说,“刘亮程的文字在20世纪末可谓散文界的奇峰突起,是突然出现的一个高峰。”[10]以下就历史、生活、生命三个写作角度简述当下流行的散文创作意向。

首先是历史角度。虽说苦难黯淡的日子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在现当代散文创作中,历史题材怎么也逃不开作者的书写。历史散文的写作规律倾向于通过记叙过往来追溯人类的命途发展规律和生存生活方式,表达出最为深刻的意义,也就是对历史的认知问题。不论在什么时期,都需要对历史理性的借鉴,通过借鉴达到一种认知和警醒的目的,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所以很多散文作家的写作都从探索历史着手,再慢慢映照到现实。描述历史中的光亮与黑暗,近些年所涉及的题材愈加广泛,涵盖的文学意象也明显丰富起来,而不仅仅局限为单纯的回忆录。从维熙的《国学风流》[15](p45)用精湛的语言功底和真挚的情感态度描述了国学大师文怀沙的坎坷经历和处世之风,让人们从学识、心态等多个角度重新了解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何向阳的《长河行》[16](p24)将领袖与黄河之间的梦境描绘得酣畅淋漓、大气磅礴。

再说生活角度。现当代的散文创作,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对当下生活的精雕细琢。活在当下,便更容易生发出与生活相贴近的反思与感悟。官场生活的黑暗腐朽、都市节奏的紧张麻木、乡村生活的恬淡无奈,理想的追逐、情感的抒发、价值观的建立等,都是当今散文界不可或缺的创作方向。散文创作者们通过手中的纸和笔,用文字构建出亦实亦虚、亦真亦假的芸芸众生相,用精准独特的意象搭建出凌驾在物质之上的广袤生活图景。这一阶段的散文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属杨绛先生的《我们仨》[16](p26),文章用含蓄温婉的笔调描绘了作者对亲人之间过往经历的深刻记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拳拳真情让读者重新审视亲情、爱情在生活中的缓急轻重。

最后从生命的角度谈一谈。每一个生命个体于他人、于本身都与众不同,值得用浓墨重彩地笔调书写。光芒会随时间褪去,肉体会在滚滚历史长河化为灰烬,那些超乎物质的精神和思想、体察与觉悟唯有用文字承载。散文创作者们愿意将眼光适当回收,退回到生命本身,这样的创作对于我们而言,就有了更为切实的意义。在作家史铁生的散文创作里,我们可以看到其近乎虔诚的生命态度,《病隙碎笔》[16](p25)由多篇小散文构成,从人性和生命的角度剖析里残疾人的灵魂思想和亲情爱情,细腻深刻的笔调令人触动。

以上从思想内涵出发,将当下的文学创作方向分为历史、生活、生命三大类 。在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中,作者通过重构乡村图景来端视人生、追溯人生、回忆过往、审视命运、构建人与自然的全新关系,用一种恣意洒脱、不紧不慢的笔触来刻画和解析黄沙梁的广博精深,呈现出感性与理性完美融合的文字景观。虽然只是围绕“一个人的村庄”随心随感,其内容却涵盖了历史、生活、生命三个大框架,审美意蕴可想而知。笔者将依照上文将刘亮程散文中出现的文学意象分成“历史、生活、生命”三大类,再做进一步分析和解读。文献综述 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散文的文学意象返璞归真的诗风雅意(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554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