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杜甫诗歌中的“舟”意象(3)

时间:2021-09-13 19:38来源:毕业论文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4】(P293) 诗的前两联描写景色,从近到远,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4】(P293)

诗的前两联描写景色,从近到远,岸边的细草被微风柔软地拂过,一艘有着桅杆的纤瘦小船孤独地停泊在皎白的月光下。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一幅浩渺的景色浮现出来。颈联跟尾联抒发自己的情感: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而显著?年老多病的为官者就应被隐退?这是反话,立意十分含蓄。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就是游荡在茫茫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结合此诗的创作背景来看,唐代宗永泰元年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只好带着全家从成都乘舟东下,此诗为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诗里的“舟”是孤独、漂泊的象征,也在全诗的语境下呈现出了老且病的孤寂落寞。诗人的满腹抱负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老病而不得不被停止,诗的最后将漂泊无依、老病困苦的形象生动的诠释了出来。

另有《秋清》:

高秋苏病气,白发自能梳。药饵憎加减,门庭闷扫除。

               杖藜还客拜,爱竹遣儿书。十月江平稳,轻舟进所如。【4】(P334)

整首诗以秋为背景季节,然而带给诗人的不是秋高气爽,而是“唤醒”了自己的病痛,勉强能够自己梳理好自己的满头白发。憎恨繁复增减自己的用药,还要打理好自己的房子。即使自己年老多病,客人的来访时还得拄着拐杖接待,此外还得教导儿孙读书。当时正值十月,一望无际的江面因为风浪而十分平静,小船可以安全自由地来来回回。这里的“舟”与诗人构成了一个鲜明的反差,在舟楫能够随意进出浩淼不定的江面,但自己却在这样的秋高气爽之时受着疾病的缠身,满头的白发还要打点家的里里外外。用一轻“舟”将此时衰老多病的诗人的窘迫生活刻画了的十分形象贴切,生动鲜明。文献综述

三、“舟”是杜甫倾吐前途未卜的迷茫

杜甫所生活的时代复杂多变,先后经历了“开元之治”和“安史之乱”,唐朝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第一次大的变革是在杜甫青年时期,经历了“开元之治”,当时的唐朝处于繁盛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后来由于朝廷中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集团日益腐败,玄宗荒怠政事、任用蕃将为边帅、节度使权倾地方、府兵制度衰败以及将相不和等一系列的矛盾,导致对内横征暴敛,对外不断进行掠夺性的战争,拉大了贫富悬殊,阶级矛盾越来越深,以致最后终于爆发了震惊朝野安史之乱,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安史之乱使得国内长期内乱,广大人民百姓饱受战争疾苦的摧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唐朝子民中一员的杜甫也不能幸免,其生活以及人生态度也在这一次的变革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衣食无忧到饥寒交迫;而人民百姓被战争所摧残的场景都历历在目,更是为其诗歌增添了更多消极情愫。以此给杜甫甚至于整个唐朝时代人民百姓所带来的是一种极大的不安定感,对于自身前途、命运的难以预测的迷茫与惧怕。如《泊岳阳城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4】(P350)

前两联描写景色,超过千里辽阔江域,几百层层峦叠嶂的山城;夕阳下的海浪被岸上吹来的风翻起,泛出灿烂的浪花,船外的皑皑白雪与船内苍白的灯光相互辉映。由远及近,从大到小,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又使用了承辅的方式,从浩瀚无垠的江面写起,然后写到冷风和寒灯,这样的对比托衬出更加深沉的悲怆。也衬托出诗人凄凉的心境。后两联写诗人的情感,即使遇到苦难的境遇使自己停滞无法前行,但是心中的满腔抱负却不曾改变丝毫;反而越大的艰难困苦越是激发了壮大了自己的气魄。图南之举的前途命运不可预料,但是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整首诗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为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用一幅浩大的图景显示出了诗人苍凉迷茫的心境,一如飘荡在波浪间的“舟”,前途充满了未知与惊险。但诗的后两联一改前两联的迷茫,表现出诗人面对迷茫未卜的将来时仍不忘满腔报国之心,临危弥坚,不弃不馁,表达的情感宏伟有力,不得不让人折服。 杜甫诗歌中的“舟”意象(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168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