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迟子建小说的乡土情结《原始风景》《向着白夜旅行》(3)

时间:2021-09-13 19:34来源:毕业论文
在整篇小说中出现的这些迷人的自然景色无一不使她陶醉并流连忘返,看似寻常的渔汛、草垛带给了她无尽的想象与欢乐,就连春天、月光、大雪这些美景

在整篇小说中出现的这些迷人的自然景色无一不使她陶醉并流连忘返,看似寻常的“渔汛”、“草垛”带给了她无尽的想象与欢乐,就连“春天”、“月光”、“大雪”这些美景在她笔下仿佛也活了过来,它们不再只是作为一个美的景象供人欣赏,更多的是将人带入了不同的情感氛围,带给人迥异的心灵感悟。总得来说,一切的自然景物都是那么地自在随性,充满诗意美,都是作者一生之中抹不掉的美丽回忆。而从这些充满乐趣的描述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它们都是发自迟子建的内心深处,充满她对于故乡景物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当然,迟子建所热爱的也不仅仅是那些美丽的景色,那些生存在乡土上可爱的生灵也十分惹人怜爱。在《昆虫的天网》这篇文章里她将她最为喜爱的蝴蝶比喻成了“新娘”、“旗手”等有趣地意象,把蝴蝶姑娘的美丽活泼、令人喜爱,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在《一匹马两个人》这篇小说里她更是通过质朴的语言、简单的事例让老马忠诚的形象跃然纸上。老马不仅在两位主人活着的时候任劳任怨,在挨了主人无数的鞭子后,它仍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拉着主人和粮食往返于泥泞的山路。在老太婆过世之后,它更是成为了老头的精神支柱,陪伴着老头过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到这里可以说老马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它自己的使命,然而在迟子建的笔下,马儿不再只是主人用来挣钱、看家的一个工具,它们有着和人一样的情感与意识,即使在老头去世后它也仍旧代替主人守护着那片麦田,在它见到主人的麦田被毁时,还拖着那本来就老病的残驱试图赶走麦田的“侵犯者”:“它从河边赶来,用蹄子去踢薛敏正在挥舞着的镰刀。它瘦得面目全非了,走起路来它那松松垮垮的肚子左右摇晃,还不停地哆嗦,同人害了感冒发冷一样。但它的眼睛是清澈的。”[5](P113)那时的老马是那样的瘦弱不堪,不仅瘦得松松垮垮、还不停地打着哆嗦,但是却始终保持着清澈的眼神,透露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守护老夫妻俩的一草一木,这些都是老夫妻俩一辈子的成果。在这里迟子建并不止单单是表达出自己对于动物的喜爱之情,而更多的是带着一种赞赏与尊敬的心去看待它们,蕴含着一股更为深刻的乡土情结。文献综述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她游历的增广,她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的是对美丽乡村进行的一种所谓的“城市化”改造,但是对于迟子建而言乡土承载了她生命中的绝大部分,她如何能以一颗淡然的心态去面对这样残酷的事实,在这时她对乡土的热爱之情得到了加深、升华,不仅仅再是让人们感受自然,得到心灵的浸润,更多的是对乡土毁坏的一种忏悔和无声地控诉,她要用自己的笔促使迷途的人们觉醒,呼吁大家一起去守护住她内心的美好。

就像她在《向着白夜旅行》中对那片树木稀少大兴安岭的描写一样。经过半个世纪而生长起来的发着新绿的树证明了:那片被火烧过的树林是有返青机会的。但其实当时并不是没有人提出过火树返青的观点,当地的一个林业专家坚定地认为“高寒区禁区林木根系茂盛……几年春雨的滋润和林地上丰富的腐殖会促使树木复苏。”[6](P138)但只由于之前有一个多人组成的专家考察团去考查过,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认为树木没有再生的可能,大家就因此放弃了拯救这片森林的机会。一念之差导致了现在这片“森林”的荒芜。就连只会骂脏字的司机师傅都知道有山却没林会无颜面对子孙,“我”更是止不住地流下了眼泪,再也不敢去看那满眼的绿。这一字一句看似很多都是对当时人们草率决定的一种批判,但也却总能让人感受到她对乡土的扼腕和由衷的爱,也正是因为她对乡土的那份出自真心地爱,那扎根与她心底的乡土情结作祟,才会油然而生出那种激愤之情。 论迟子建小说的乡土情结《原始风景》《向着白夜旅行》(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167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