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传统启发式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3)

时间:2021-08-26 19:30来源:毕业论文
(二) 提问式教学 完全的注入式教学现在看来还是比较少见的,而许多教师则把启发式教学给理解成了提问式教学,即只是单纯的减少教师的讲授的量,

(二)  “提问式教学”

完全的注入式教学现在看来还是比较少见的,而许多教师则把启发式教学给理解成了“提问式教学”,即只是单纯的减少教师的讲授的量,增加提问和演示的环节,《学记》中的“多其讯言”则是指出了这一点。提问的方式的确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但不可过分使用,尤其是不能没有目的一味的进行提问。何更生在《语文教学论》中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若是讲授得法,同样能够产生启迪思维的效果。”[4](P23) 由此可见,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尽管替代不了学生自己对问题的独立思考,但有时候适当地讲授,也同样能够启迪同学们的思维,这在教学过程中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许多教师为了构建师生和谐共处、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过度提问。张颜萍、张之麟、李创军在《指导实习生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中提到“实习生在启发式教学中不掌握启发的方法,只有“是不是”、“对不对”这一系列不具有任何思考性的问题。”[5]这样做,表面上课堂氛围很轻松愉快,实际上是为了提问而提问。这类问题大部分没有什么价值,非但不会真正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教师也不能对重难点进行很好地把握,在这种情形下,容易造成教学的偏差。譬如,“新课改”以来,一些教师在上语文阅读课时,布置任务并让学生开始自己阅读文章后还没多久,就迫不及待地组织他们相互交流或要求他们迅速回答出老师课前所提出的问题。[6]这样的教法下学生没能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自然也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根本不能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其回答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记》中指出:善于提问题的老师,会先从简单的问题出发,循序渐进,一步步加深问题的难度,等到功夫到了,学生就自然可以轻松的理解。而不会发问的老师则与此大相径庭。此时,教师以为自己在课堂上运用了启发式的思想,但却只是单调的使用设问这一方式。这就必然会导致课堂上的问题过滥,而学生只是忙于应付老师的提问,并不能真正地实现启迪他们思维的作用。

(三)  无意义的启发

在某些公开课上,教师提出的很多问题,学生皆是应对如流。除去事先演练的因素,既然学生都能答出来这些问题,就意味着他们都弄懂了,那么教师教学的意义何在呢?许多教师还未搞清楚同学们的真实水平,就急着教学开始进行启发了,而他们做的大多是无用功,因为他们提的问题是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有位教师执教《鱼游到了纸上》一文,他是这样导入的:(使用PPT放映出一条鱼的图片),并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一条鱼。(而后放映一张带有鱼的画的图片),师问:鱼游到了哪里?学生回答:鱼游到了纸上。[7]在这里,教师看似别出心裁地引入了课题,实际上,是明知故问,对学生来说,根本没有起到启发的作用。像这样,教师提出没有什么启发作用的问题让学生回答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屡见不鲜,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预想中的启发,教学自然也就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四)  “结果启发式”

启发式教学,我们要进行启发的对象应当是学生,而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启发面向了自己,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这便是“结果启发式”教学。譬如,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些疑问,而他自己心中已有了既定的答案,此后,对学生的启发只是在向这一标准答案靠拢,直到学生猜到正确答案为止。若学生实在是回答不上来,教师也失去了耐心就直接把答案说出来。如此就完全偏离了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教师的思维活动取代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没有将学生的主体性摆在首位,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不少教师,上课喜欢“以本为本”,总是依照《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标准答案来讲课,甚至要求学生的答案和这上面一模一样,否则就判定错误。这就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性质,即很多问题最终是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的。如此,非但不能开拓学生思维,反而使得他们不敢思考,也不愿意思考,非但不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被完全地忽视,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不能独立思考,始终被教师牵制着,对于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学生只是囫囵吞枣。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对教师的这种提示产生倚赖,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若是问题变得稍微复杂些,在没有了教师提问的前提下,学生就会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 传统启发式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学的启示(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093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