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杜丽娘和张倩女人物形象比较(3)

时间:2021-08-23 21:25来源:毕业论文
在岸边的时候,张倩女的魂魄气喘吁吁地追上王文举,想要和王文举私奔,王文举并没有像《离魂记》中的王宙那样欣喜若狂,而是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

在岸边的时候,张倩女的魂魄气喘吁吁地追上王文举,想要和王文举私奔,王文举并没有像《离魂记》中的王宙那样欣喜若狂,而是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倩女离魂》中,作者把王文举塑造成一个深受礼教熏陶的文人,文中写到“黄卷青灯一腐儒,三槐九棘位中居。世人只说文章贵,何事男儿不读书”,他把把功名礼教看的重于爱情。从中可以看出,张倩女追求爱情,不仅要和母亲的门第观念相斗争,也要和封建礼教的思想作斗争。因此虽然王文举也挂念着张倩女,但是看到突然赶来的张倩女时,理智而又懦弱王文举不仅担心张倩女的母亲赶来,而且认为张倩女的行为有玷风化。书中写到,王文举有怒意,“古人云: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老夫人许了亲事,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须!你今私自赶来,有玷风化,是何道理? ”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主动赶来,王文举不喜反怒,他的冷漠出于礼教的约束。对于王文举的冷漠,张倩女并没有失落。她坦白自己本是因为真情。她不在乎王文举是否有功名,只是想陪在王文举的身边。怕王文举得官之后,会另娶高门。如果王文举没有功名,她也愿意像孟光一样做一个贤惠的妻子,对王文举不离不弃。这样热烈而又真诚地表现了自己的感情,终于感动了王文举。王文举愿意带她上京。实际上,这就是“情”战胜“礼”的表现。实际上,倩女的魂是她内心最真实的渴望的外化,被寄予了挣脱封建加锁的女性心态。文献综述

   “在中国文化史上,汤显祖是富有哲学家气质的文学家之一。他十三岁拜泰州学派的三传弟子罗汝芳为师,后来又非常敬仰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思想家李贽和名僧紫柏禅师(达观),并提出了著名的“情至说”。以此肯定“情”是生活的客观规律,与封建zhuyi“理”的教义相对立。” [5](P3)而《牡丹亭》是他最得意的作品。在这本书中,杜丽娘的魂魄占了重要的角色,上演了一出出梦幻奇特的浪漫zhuyi剧作。剧作采用超现实的手法,使得爱情冲破了现实中不能冲破的阻碍。剧作抓住了杜丽娘和刘梦梅同梦,杜丽娘寻梦不得郁郁而亡,刘梦梅通过拾画、叫画与杜丽娘的魂魄在梦中约会。最后人鬼相恋到复生结合。出通过杜丽娘的魂魄表现勇于反抗的精神,体现了作者以情反礼的思想。

(二)人物性格的双重性

对突破礼教的爱情的追求和做一个恪守礼教的淑女之间有着不可调节的矛盾。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都是通过超现实的手法来调节这一矛盾,使的“情”与“礼”达到和谐的统一。中国人很早就有记梦的文字,《庄子》、《荀子)中就有,“庄周梦蝶“成了千古成语。远古人对于梦的看法,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影响,于是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6](P48)正因此,原始人的头脑里形成一种观念:在人的肉体当中,有—种支配肉体而不是肉体的东西,睡眠时这种东西离开了肉体,做梦时这种东西在外边活动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在肉体外它们仍然继续存在和活动,这正是古人总是将“梦”、“魂”并举的根源所在。而神奇的爱情又总是与梦魂同在,表现的一往情深。因此,梦和魂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人心理的外化和表现,都体现了人内心的渴望。而在《倩女离魂》和《牡丹亭》中,作者分别借用了魂、梦这两个意像有意分裂出人物的另一个形象,使得杜丽娘和张倩女,可以从礼教的束缚中逃脱出来,能够追求自己的爱情。在《倩女离魂》中张倩女通过离魂的手段,分裂出2个张倩女,她的身体待在家中,但是灵魂却跟随王文举私奔,并且陪伴他三年。在《牡丹亭》中塑造了两个杜丽娘,为人的杜丽娘和为鬼的杜丽娘。为人时,为了爱情郁郁而终,为鬼时,机智勇敢。因此,在作品中杜丽娘和张倩女的形象具有双面性。 杜丽娘和张倩女人物形象比较(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077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