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徐州老中青三代不同人群在方言词使用上变化趋势(3)

时间:2020-12-28 17:38来源:毕业论文
搛菜:老中青三代均说作刀菜,这是很有徐州方言特色的一个词汇。这跟徐州相对彪悍的民风有关系,并且方言词生命力顽强,在老中青人群中均有广泛的

搛菜:老中青三代均说作刀菜,这是很有徐州方言特色的一个词汇。这跟徐州相对彪悍的民风有关系,并且方言词生命力顽强,在老中青人群中均有广泛的使用,并未受到普通话的影响。

红薯:老中青三代均说作白玉,这同样是极具徐州方言特色的词汇。因红薯烹熟后果实发黄发白且相对透明,形似玉石,有一种珠圆玉润的感觉,因此在徐州方言中被称作白玉。白玉属于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物,因此使用颇为广泛,并未受到普通话读音很大的影响,即使在青年人群中也有广泛的使用。

壁虎:老中青三代均说作,对于壁虎这个词汇,徐州方言词汇使用“爬墙虎”来形象地表示。并且这个词在正式及非正式场合均可使用。即使是正式场合的年轻人群中,人们也更倾向于使用爬墙虎这一称法。普通话影响并不大。

聊天:老中青三代均说作拉呱儿。基本用于非正式场合,仅老年人群在正式场合会使用,中青年人群则仅在非正式场合使用。普通话并未对徐州方言有明显的渗透。

小睡:老中青三代均说作眯喽,多用于非正式场合。常说“眯喽一会儿”。老中青在日常口语中使用均较为广泛。有些青年人受到普通话的影响较深,会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普通话。

逛街:老中青三代均说作上街,老年人口中的上街跟中青年人的上街略有区别。老年人说的上街指的是街市或者是市集,跟今天的街道并不完全相同。不过上街的意义在徐州方言中作了引申,既有“上街买菜”也有“上街买件衣服”的用法。且使用相当广泛,在正式及非正式场合中均可使用。并未受到普通话很大的影响。

傻子:老中青三代均说作少脑子,形容某个人做事欠考虑。广泛适用于非正式场合。老年人在正式场合刚和也会使用,中青年人则在正式场合会倾向于普通话。

很:老中青三代均说作怪。这个形容词广泛使用于形容词之前,表示增强程度,不论是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均可使用,虽然青年人会受到较多普通话中“很”的影响,但大多数青年人在日常口语等非正式场合中仍会使用怪这样的方言词汇。

2.2  老中青均存在差异(5)

普通话词条 老年 中年 青年

洗衣粉 胰子粉 肥皂粉 洗衣粉

刚好 验好 正好 刚好

中午 晌文 晌午 中午

月亮 约朗宁 约亮 月亮

乳房 麻麻 咪咪 乳房(表格三)

洗衣粉:老年人受到解放前的影响,均会说胰子粉。而中年人由于对洗衣皂印象深刻,对后来出现的洗衣粉讹称作肥皂粉,而青年人则向普通话靠拢为洗衣粉。

刚好:老年人说作验好,中年则习惯说作正好,而青年则倾向于说作刚好,想普通话靠拢倾向明显。实际上,中年及青年中使用正好和刚好的比例均很高。根据场合,很多中年及青年会灵活使用正好与刚好。中青年使用习惯之间的差异正在淡化。文献综述

中午:由于历史方面的沿袭,老年人说作受到山东口音的影响晌文,中年人则受到一些普通话的影响,已经开始倾向于中午的尾音,说作晌午,而青年人则跟普通话没有差别,说作中午。 徐州老中青三代不同人群在方言词使用上变化趋势(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6712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