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二十世纪以来《品花宝鉴》研究综述(2)

时间:2020-09-25 15:06来源:毕业论文
其次,书中还重点塑造了十名士。《从狎优到捧角顺天时报中堂子史料及文人与相公的关系》中将其分为两类人,桌面派与炕面派[7](P66)。桌面派是指正

其次,书中还重点塑造了十名士。《从狎优到捧角——<顺天时报>中堂子史料及文人与“相公”的关系》中将其分为两类人,“桌面派”与“炕面派”[7](P66)。“桌面派”是指正面的人物,他们都是文人才子,皆只注重伶人的姿色和才情,追求风雅情趣,这也就是作者所写的十名士。这些名士大多出身高贵,才华横溢,有着显赫的家庭背景,都是封建社会上层人物的子弟。例如书中的主人公之一梅子玉,今年已经十七岁,家里可谓是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梅士燮现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祖父曾任吏部尚书,曾祖父曾任文华殿大学士,母亲颜氏,也是金陵的大家,她的父亲是左都御史颜尧臣,哥哥是翰林院编修颜庄,正是因为梅子玉家庭显赫,出身名门,所以他生得貌如良玉,满面桃花,有着月亮般圣洁的光彩,虽然读书的年份不久,却已经诵读万卷,因此浑身散发着清新脱俗的书生气质。《略论十九世纪中期狭邪小说与世人心态》[8](P1)则着重介绍了陈森创作《品花宝鉴》的动因,他半生潦倒,科举失利,内心苦闷,觉得没人懂得自己的才华、理想,所以便沉醉于“歌楼舞榭”,正因如此,他见惯了生活中的名士,便将自己身上的特点赋予自己的幻想之中,于是十位名士便跃然纸上。梅子玉谦虚谨慎,典型的书香世家的公子,田春航虽放浪形骸,但最终还是回到正途,南湘唯我独尊、心胸洒脱,仲清不可一世、桀骜不驯,华公子虽才华横溢却恃才傲物,王询与文泽和蔼可亲、心地纯善,作者将每个名士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每个人既相同又不同,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品性,这也是作者自己生活的体现,他将自己的品性分别赋予了这些名士身上。作者没有优越的物质生活,便寄情于书中,书中的名士身世背景良好,出生在官宦世家,有着让人艳羡的生活环境,有着旁人不可逾越的先赋地位,他们已从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生活,在梨园世界中找到精神的寄托。而《以世情鉴人心——浅说<品花宝鉴>关于市井的描写》[9](P1)中则对书中的狎客进行了探析,他们不仅长相丑恶,而且沉醉于肉欲,生活淫乱。书中潘其观的外貌可谓是丑恶不堪,他大约四十多岁,长着一张酱黑色的圆脸,眼珠泛黄,满脸布满了红血丝,嘴巴活像猪嘴,脸上更是长满了猪棕色的骚毛,肚子大的吓人,臀部肥大且全身散发着骚臭的气,再看看他的穿着打扮,头上戴着一顶廉价的绒帽,身上穿了青绸做的棉衣,胸前的衣领上挂着一枝短烟袋,脚下穿着一双灰绿色的鞋子,满脸猥琐的笑着,却偏偏装出一副书生的温和谦卑样子,着实让人恶心。书中对反面形象之一潘其观的外貌进行了详细的刻画,作者通过对其外貌的描写,体现对这种堕落之士的厌恶和鄙夷,也从侧面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出现的一群堕落之士的形象以及他们萎靡淫乱的生活作风。

二 对《品花宝鉴》情爱表现问题的研究

刘小菠曾在《从中国清代以来的小说文本看同性恋的部分成因》中写道:“陈森《品花宝鉴》在客观上揭示出童年接受的女性化教育和单性环境对男性同性恋者性取向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同性(男性)之间产生性吸引的可能性。” [10](P1)由此可见,家庭背景、文化教育都是同性恋产生的原因,同性恋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品花宝鉴》的存在也是这种文化的真实反映。但是《品花宝鉴》不同于其他恶俗的作品,在书的第一页,作者就交代了作品的情感基调,作者陈森赞扬的是一种洁身自爱的士人与伶人的爱情,他们虽然情意绵绵,但只是思想上的相互欣赏,绝不涉淫。 二十世纪以来《品花宝鉴》研究综述(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6167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