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浅析山西方言俗语的讽刺艺术(2)

时间:2020-07-11 21:20来源:毕业论文
一 山西方言俗语的正讽艺术 正讽,即用艺术的手法对某些错误弱点从正面进行揭发批判和攻击,不需要拐弯抹角便可以让这些错误弱点展现得更鲜明和深

      一 山西方言俗语的正讽艺术

正讽,即用艺术的手法对某些错误弱点从正面进行揭发批判和攻击,不需要拐弯抹角便可以让这些错误弱点展现得更鲜明和深刻,这样便以直观的感受示人。在方言俗语中正讽运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1正讽艺术在人相貌特征方面的运用。

在山西方言俗语中有一部分词,它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地讽刺了人物的相貌。在各地方言中诸如此类的俗语还是比较多的。在忻州方言俗语里有这么一类词,其形式是A眉B眼,这类俗语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山西方言俗语淋漓尽致的讽刺艺术。为了直观的展现给大家,列表如下。

方言俗语 讽刺内涵意义

小眉小眼 形容人的眉眼小而丑陋的样子。例如:这人~的,看着就不爽。

少眉没眼 形容人眉毛极其稀少而且枯黄,眼睛又小。

白眉处眼 形容人眉淡眼黄,脸色白得难看。例如:别看外那人~的,为什么还挺受欢迎。

秃眉秃眼 形容人眉毛稀少而且短,眼睛肿胖不机灵。

抽眉扯眼 形容人眉歪眼斜,五官长得不周正。

疤眉混眼

斜眉二眼 形容人眼睛歪斜长相极其难看。

黑眉鼠眼 形容脸色灰黑,眼睛小而稍陷。

除此之外,在别的方言里也有许多,如临县方言里也有一部分四字成语在描写人物外表上也是极富讽刺性的,如藤头硕脑、端柳四正、超唇绾嘴、疵嘴獠牙、黑嘴煤鼻、粗蹄笨腿、老眉扎眼等。这些词语也是通过夸张等手法将人物丑陋的相貌特征表现得栩栩如生,讽刺效果也是极其鲜明的。列表如下。

方言区 方言俗语 讽刺意义内涵

晋城 疯不真儿 指人疯疯癫癫的样子,直接讽刺了那些有疯癫摸样的人物。

晋城 瞎眯骨出眼儿 讽刺人眼神不太好。

榆次 方主 意思是讨厌,讽刺那些长了一副讨人厌的摸样的人。

洪洞 二八货 讽刺那傻里傻气行动鲁莽之人。

太原 黑眯洼脸 黑眼圈炸头发讽刺头不梳脸不洗十分邋遢的摸样。

太原 肉头性脑 头胖脸圆脑袋大(形容人十分的胖)。

运城 扑西来海 指邋遢、不整洁、不爱干净的人。

其实很多方言里都有这类直接讽刺人物外表的方言俗语,除此之外,一些山西乡土作家作品中是不乏此类富有讽刺意的俗语。赵树理在其作品《孟祥英翻身》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孟祥英打回柴来了,婆婆嘴一歪,悄悄说:‘圪仰圪仰,什么样子’”这句话仅仅用“圪仰圪仰”这四个字就将孟祥英走路歪歪扭扭的样子展现在我们眼前。还有在《小二黑结婚》里描写三仙姑的形象时有这么一句话“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老来俏”一词仅仅三个字,每个人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一个女人,她涂脂抹粉,穿红戴绿,打扮得花枝招展,妖里妖气。这和生活在四十年代,地方在偏僻的乡村,年龄在四五十岁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反差,三仙姑那种可笑的不合时宜的形象相跃然纸上,起到了一定的讽刺效果。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 浅析山西方言俗语的讽刺艺术(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5616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