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论《红楼梦》中的佛家思想(2)

时间:2020-06-04 21:23来源:毕业论文
一、《红楼梦》中的佛教意象 《红楼梦》包罗万象,吃、穿、用、礼、行等描写生动形象,艺术手法运用巧夺天工。除了这些描写,曹雪芹在创作中还融

一、《红楼梦》中的佛教意象

《红楼梦》包罗万象,吃、穿、用、礼、行等描写生动形象,艺术手法运用巧夺天工。除了这些描写,曹雪芹在创作中还融入了大量的佛教意象,意象植入浑然天成,毫无造作之感,可以看出曹雪芹对佛学融会贯通。《红楼梦》中的佛家礼节繁复而不失庄重;佛家教义朴实、简单而又深刻验证人生。《红楼梦》刚一开始,读者便看到了从远方仙境而来的一僧一道。他们的样貌“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异,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2]开篇不是描写各色凡人俗物,而是能救苦救难、未卜先知、又来去自如的一僧一道,环境设置是仙境青埂峰。故事开始便植入了超越人生的佛道力量,为故事发展增添了一份铺垫和神秘色彩。《红楼梦》十二支曲说的是金陵十二女子的人生命运,表达的是却是佛门思想。曾经的富贵与财富、情和泪到最后尽是一场空。因果报应的感伤结局;来世前生的情缘纠葛;情、色、空交织的男女寸断柔肠,这些佛门经意所表达的思想在十二女子的人生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显现。《红楼梦》中,老太太念佛、王夫人礼佛、刘姥姥话中有佛各色阶层的社会人物都敬佛。可以看出,《红楼梦》主旨和佛家思想息息相关。

(一)《红楼梦》中的佛教用语及阐释

纵观《红楼梦》,当中出现了众多佛教术语,所以《红楼梦》和佛教是紧密相关的。这里主要对心经、金刚经、金刚咒,罗汉、菩萨、佛,三宝,三学等佛教术语进行简单释义和论述。

《金刚咒》是佛教咒语,佛教教义虔诚念此咒语可以普度众生,功德无量。《心经》文字最短少,义理最为深奥,阐述大乘佛教中的般若和中空思想,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是佛法的核心。《金刚经》也是佛教的经典之作,通篇内容讨论“空”,通常认为前半篇讲“众生空”,后半篇讲“法空”。罗汉即阿罗汉简称。罗汉六根清净、没有什么烦恼。在修行上罗汉达到了自己觉悟境界,但是不能觉他。菩萨既能自觉,也能觉他。佛是修行上的最高果位,如释迦牟尼佛,是自觉、觉他、觉行的综合。《红楼梦》中,宝玉提及“三宝”。三宝是佛教术语,即佛、法、僧三宝。禅宗慧能在《六祖坛经》释义三宝:“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3]也就是皈依三宝只是进入了佛门的第一道门槛,皈依三宝可以使人清醒而不迷茫、正直而不邪恶、干净而不染污垢。接下来欲进入真正的佛家门槛,还需要五戒十善,五诫看中制止恶行,即不偷盗、不杀生、不妄语、不饮酒、不邪淫。十善即不能邪淫、偷盗、妄语、杀生、两舌、恶口、绮语,不能嗔、痴、贪。十善与五诫内容有所重复。

《红楼梦》第87回,“宝玉自觉造次,连忙陪笑道:‘倒是出家人比不得我们在家的俗人源!自`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头一件心是静的。静则灵,灵则慧’”。[4]这句话里就蕴含着佛教中三学的知识。三学,即慧、定、戒。戒即清规戒律、定是禅定、慧即关于智慧的学问。宝玉这句话里,静就是定的意思,由定生慧,即为佛家“戒定慧”三学。三学之中,戒是最基础的,有戒就不会有妄想,从而达到一种安定心境,最终由定达到心中开慧的理想状态。

   (二)佛家思想在《红楼梦》中的民俗性表现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用佛家义理去阐释其主旨的不乏其人,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乾隆年间的戚蓼生和当代红学家俞平伯先生。他们认为《红楼梦》通篇讲佛门学问,这种观点不免有些偏颇。 论《红楼梦》中的佛家思想(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5368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