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谈汉字性质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2)

时间:2019-09-25 12:53来源:毕业论文
汉字可以说的至今为止产生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具体的产生年代不能确定,目前我们所知的最早的汉字是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的殷代的甲骨文。古老


    汉字可以说的至今为止产生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具体的产生年代不能确定,目前我们所知的最早的汉字是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的殷代的甲骨文。古老的文字不是凭空出现的,他们的起源都是因为当时的人类需要记事以及标记而创造的符号。
    将世界上的文字进行大致的分类,可以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个大的类型。表意文字是经过组合的一些象征性符号,以解释语素和词的意义,字体自身是不能直接表音的。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这个类型,汉语中的语素或者词往往都有自身的意思,符合表意文字的概念,因此在汉语中是通过汉字的字形结构反映出词的本意。
      (二) 汉字字体的演变
字体是文字符号的体式。汉字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字体,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其字体也在不断的演进发展。而字体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字体的产生并不会立刻取代旧的字体,而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并存期,新字体渐渐代替旧字体。汉字演变主要是字体的演变过程,期间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这一系列阶段从而演变成为现在的汉字。其中楷书字体是通行时间最长且应用最广泛的字体,一直沿用至今。楷书的出现,汉字属于方块字也就是在楷书出现后确定下来的。
二 对外汉字教学的发展历程
(一)对外汉字教学的早期发展
    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部分,汉字教学其实很早就产生了。通过查阅资料,汉朝时期就已经有部分少数名族部落派遣使者到长安学习汉语文化。北魏时期,统治者更加强了少数名族对汉语的学习。唐朝时期,汉字的学习到达鼎盛时期,唐朝的汉字学习已经不仅局限于唐朝统治下的少数名族,邻国比如日本也曾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这可以看做是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早期发展。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外汉语教学逐渐开始被广大学者关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宽泛的称呼,而汉字教学则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部分而存在。在对外汉语教学兴起的早起汉字教学只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附属的教学,并不十分受到重视。但是随着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不断发展汉字教学的不被重视已经开始显现出一些问题,更多的外国汉语学习者,能很好的说汉语,也能很好的认识汉字,但是不会写。这引发了大量的教学人员以及学者对汉语教学的反思,反映了汉字自身的结构特点并不受到重视,学习者更多的注重汉字的读和说,口语的流畅与书写的困难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柯彼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汉语最大的难关便是中国的传统汉字。” 汉字的教学困难,引发了大量研究者的探索和思考,研究关于汉字的教学学者不断增多。
1996年,在武汉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是促使汉语教学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在此之前关于汉字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汉语最基本的笔画、结构、偏旁等知识。只是在汉语教材的课文后面配有生字表,这样的汉字教学相对于以教授对象为外国人的对外汉语教学是相对困难的。80年代后,这样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善,更多的汉语教材将汉字教学部分独立出来,制定出更多的汉字教学内容。在这一时期,更多的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经验的总结上,对于汉字教学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的,少有针对汉字自身特性的研究。
    伴随着外国学习者的增多以及一些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出现,大家逐渐意识到汉字教学的困难性,用教授中国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教授外国学生是很让他们费解的,效率很低。于是大家逐渐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对汉字本身特性的探讨和研究。在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专家学者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要协调整体内部各要素的发展,需要更好的处理文字与教学中语言的关系,要看清汉字本身具有的特殊性,从而在教学理论,教材的编写,具体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谈汉字性质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397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