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汉语礼貌语的语用功能探析(5)

时间:2017-01-18 13:03来源:毕业论文
(一)问候的语用失误 英美人在见面时打招呼只是为了显示礼貌,所以他们会使用如Good morning!,Hi,Hello!等这样的问候语。而中国家庭在传统上是数代同堂的


(一)问候的语用失误
英美人在见面时打招呼只是为了显示礼貌,所以他们会使用如“Good morning!”,“Hi”,“Hello!”等这样的问候语。而中国家庭在传统上是数代同堂的大家庭,一个人除了核心家庭,还有许多带有家庭式的社会关系,所以中国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家庭式的社会关系[8]。中国人见面时除了使用“你好”,“你早”,“早上好”这些问候语外,还会习惯地问“吃饭没”,“去哪儿呀”,“干什么呢”等隐私类的问题,这是中国人表达问候的一种特殊方式。然而如果把这些话运用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出现误会。例如:当一个中国学生A见到自己的外国同学时,问候到:“吃饭了没?”,他的外国同学高兴地说:“还没有,你要请我吃饭?”。A此时很尴尬,因为他并没有要请对方吃饭的意思,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问候一下。而他的同学也很迷茫,你没有要请我吃饭的意思,为什么要问我吃饭没有。外国同学因为不了解中国的这种问候方式,对此产生误解。
在中国人看来,见面问一些比较私人的问题,能体现出自己对对方的关心,是表示友好的方式。但在英美人看来,这些都是他们的个人隐私,是不能随便问的。而且如果你不止一次的问他们这些问题,他们会因为你侵犯自己的个人隐私而生气。
    (二)称呼的语用失误
    中国的称呼语严格遵循“长幼有序”,对亲属称谓的划分十分清楚、细致,例如:爸爸的姐妹称“姑姑”,妈妈的姐妹则称“姨”。但在英美,对亲属称谓的界定就没有那么的清晰、细致,他们统称父母的姐妹为“aunt”,统称父母的兄弟为“uncle”。例如,一个中英混血儿随妈妈回国看望自己的姥姥时,妈妈让他喊自己的哥哥“舅舅”时,他就很迷茫,他不知道“舅舅”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就问:“为什么是“旧旧”而不是“新新”呢?”而且在英美国家,人们会统称女性为“女士”统称男性为“先生”;但在中国,人们在称呼女性时会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使用不同的称呼。如:称那些跟我们年龄相仿的的女性为“姐姐”,称跟我们母亲年龄相仿的中年女性为“阿姨”,称跟我们奶奶年龄相仿的老年女性为“奶奶”。中国人把称呼老年人“爷爷”或“奶奶”,看作是对老人的尊敬,被称呼的人也会因为你尊敬他们而高兴,但英美的老太太们就不会高兴了,因为他们不会认为你是尊敬他,相反会觉得你是在提醒他们“你已经很老了”。
(三)赞扬的语用失误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人和英国人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时所采取的策略也不同。面对别人的称赞,中国人往往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或“你太客气了”然后再自贬一番,英美人则会非常高兴地说“谢谢”。这是中西方面对称赞时展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如果跨文化交际人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当英美人称赞中国人时,得到的回答却是被称赞人的自贬,这时他们会很吃惊,会觉得不能理解。
(王林邀请美国朋友凯瑟琳到家里吃饭)
凯瑟琳:王林,你的厨艺太棒了,做的菜太好吃了,谢谢你!
王林:你太客气了,我厨艺不好,今天做的菜也不是很好吃。
凯瑟琳:我没有客气,我说的是实话。你对自己要求太高了,你做的已经很好吃了。
如果王林邀请的是中国朋友,她的回答是十分恰当的,也是有礼貌的。但是,凯瑟琳是一位美国人,王林就应该考虑到中西方对承赞的回应是有差异的,为了避免误会,他应该直接接受凯瑟琳的称赞。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文化特点,选择恰当的礼貌用语和合适的礼貌策略,避免语用失误,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汉语礼貌语的语用功能探析(5):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243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