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背后的意蕴(2)

时间:2023-12-20 22:11来源:毕业论文
然而在孙悟空在向菩提老祖求学之后下山开始了他的自由之路,过起了随心所欲没有束缚的日子。这个时候我们不会忘记他的身世,是一只无父无母被天地

然而在孙悟空在向菩提老祖求学之后下山开始了他的自由之路,过起了随心所欲没有束缚的日子。这个时候我们不会忘记他的身世,是一只无父无母被天地孕育的灵猴,除了学习过武艺之外,他的一切行为都可以说是本我的完全释放,没有顾忌,想要的东西就去通过行动去直接获得。表面上我们会认为这是孙悟空的叛逆反抗精神,其实这只是一种放纵,一种本我的展现。

“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包括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部分中,本我是无意识的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为主,它是由性本能组成,按照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意味着理性,从事实出发,先感受外界然后做出满足本能的要求,按照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意味着社会道德准则,成佛之人所能达到的境界,能够压抑本能的冲动,按照至善原则活动。”【2】本我和超我的矛盾一般是不可协调的,自我在这段关系中总是充当着桥梁的角色,试图缓和这对相互冲突的矛盾,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这三者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一旦失去平衡就会造成精神和人格的变异。论文网

我们无法否定孙悟空的本性是美好的,他同样有着善举,但在变得强大后缺失了对“心”的限制,从而缺失了对本我欲望的控制,因此有了大闹天宫时的顽劣脾性。但在被佛祖收服辅佐唐僧西天取经时,孙悟空被带上了紧箍咒,紧箍咒是什么?观音菩萨对唐僧说这是定心真言,是定放纵之心的真言,又叫紧箍咒,用现代生活的话来说这是用来束缚自身的精神枷锁。因而本我的欲望受到了现实的限制,转而向着自我领域变迁。一路虽有不和,但终究相安无事。可是真假美猴王这一章节中,唐僧的做法使得孙悟空十分寒心,几次三番的被驱逐,被紧箍咒折磨,让他放弃了取经之路,不再受正道的制约,这让本为天地孕育的灵猴彻底抛弃正道所学,变回无拘无束想要什么就通过行动去得到的人,也就是本我的完全释放。而在这种情况下,六耳猕猴的出现,以及他的所作所为正好就是孙悟空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同时我们联想到如来在点出假悟空之时便说出天地四猴混世,最后一物种便是六耳猕猴,“但是六耳猕猴可以知前后,且万物皆明。在万物皆明的情况下,怎么还会选择去假冒孙悟空呢,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去地府,谛听听出来真假的原因,因为样貌可以变,武艺可以学,但是心境是唯一的,是非善恶听从心,心声可以聆听。”【3】 

从哲学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假悟空的出现只是孙悟空的二心使然,从前面的章节来看,孙悟空的行为就是他原始冲动的一种释放,狂傲不羁,只是受着紧箍咒的束缚而暂时性稳定,但始终隐藏危机,而真假美猴王便是一次冲动的爆发,是本我的激发,在与自我的纠缠中,本我处于上风。可是在作者的笔下,孙悟空是不会做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的,即使被唐僧驱逐,有些事情也是不能做的,一旦做了就无法回头,不能被正道所容纳,那么取经之路也会就此结束,这并不是作者的本意,因而他的本我由六耳猕猴去阐述。作者在书中也讲的非常清楚,在真假悟空闹到如来佛祖之前,金刚菩萨们正在开会,会议内容意思十分清晰,你们既然已经成佛,自然是没有二心的,所以看真假孙悟空二心的争斗,直到六耳猕猴被打死,悟空还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愿意继续取经,请求放他还俗,这是孙悟空真实想法的体现,直到想法破灭后,他便真心上路,从此不再受心魔困扰。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要一面感谢着生命给我们的馈赠,一方面也要承受着成长经历所带来的所有苦难与折磨,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之下,无论经历了多少挫折和苦难,内心还会期待着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因为这种渴望永远是人们想干而无法实现的事情,作者将他转接到孙悟空身上之后就是他的二心。抛开文本,我们的二心也常常会出现,还记得在电影《湄公河行动》中缉毒卧底方新武,因为个人仇恨枪杀了罪犯,从正义角度来说,枪杀的罪犯死不足惜,但是从道德角度以及社会影响来看,罪犯应该由司法机关去审查判刑,所以这一幕的出现,就暗示了方新武的结局。因为在电影和剧本的审核中是不会允许负面影响的出现,影视、戏剧包括文学除了带给人娱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警示和模范作用。只有将思想和人格放置到现实环境中,成为自己人格的真正执行者,我们才能提高精神道德水平,所以这才是真假美猴王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摒除二心,潜心修养一心。 《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背后的意蕴(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979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