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城市文学中的时代意识文珍小说论(2)

时间:2023-12-20 22:06来源:毕业论文
毫无疑问,青年们被困在都市那通透且察觉不到的穹顶之下,闷热窒息的一个声音时刻提醒他们再也逃不出去了,人们与无处逃离的际遇面面相觑。文珍探

毫无疑问,青年们被困在都市那通透且察觉不到的穹顶之下,闷热窒息的一个声音时刻提醒他们再也逃不出去了,人们与无处逃离的际遇面面相觑。文珍探寻的是青年人青春而沧桑的内心世界,是抽丝剥茧之后呈现出的隐秘而伟大。安翔路这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路口有一个叫小玉的麻辣烫西施,她跟卖鸡蛋灌饼的小胡在五月北京潮湿的夜色里接了一个小吻; 国企员工孙梅面临下岗的危险,在给领导送礼的途中打碎了唯一值钱的茅台酒和滚圆的西瓜,突如其来的意外反而让她和丈夫刘可松了口气,失去了西瓜,得到了世界;普通青年在大雨天决定去死,阴差阳错救了一个孩子重获新生,阳光普照大地,没有雨水的痕迹……

时代意识即对于能预见社会发展变迁的能力。文珍在小说中透露出这样一种时代意识——即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有责任感的主体。能承担多大责任对于青年人来说无疑是判断其成熟与否的标准。对待爱情,亲情,友情甚至是工作的态度,对于责任泾渭分明的细分这种情况并非只出现在大城市中,责任的划分越来越明确,自己只做份内之事,他人的事情一概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组成社会群体的人的冷漠造就了这个社会的冷漠,交流沟通已经变成了繁文缛节,索性能省就省,也就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障碍,所以青年们总是觉得“闷”,心灵的封闭造成思想眼界的封闭,久而久之陷入一种生存的困境,文珍想要让还深陷其中的那部分人明白“闷”的本质——责任感的缺失。青年们总要学会成长,打破残酷的生存困境,不在自己编织的幻想中自怜自艾,从真正意义上面对现实生活,自觉主动,有目的地去生活,重建崩塌或者根本不存在的价值观,这不是逃跑可以改变的,也终于明白愤懑与绝望之后是生命的救赎与觉醒。笔下人物面对生存选择与困境做出的抉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对待悬而未决的问题的解决态度,是采取忧郁延宕还是与直面困境,与残酷的生活面面相觑?文珍选择了后者——这也是她与其他八零后同类型题材写作人群本质上的区别。

一 “闷”与责任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现在的青年人过得不太好,“不太好”这个词不知不觉中仿佛已经变成了总结一切关乎生活现状以及在不假思索间回答一切问题时的固定答案,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呢?努力在大城市的一隅放下因为缺乏安全感而随时预备抬起离开的双脚,那种随时会居无定所的恐慌感攻陷了大多数的年轻人,这不是最可怕的。令人绝望的是他们已经被恐惧磨练地刀枪不入,筑起铜墙铁壁隔离这种由心而生的真实,内心钝迟而机械地进行工作,可以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时代”下的机器。

于是《气味之城》就建筑了一座婚姻的“围城”。文珍虚化了这样一座城:男主人在女主人离家出走后的若干天后回到家中,空气里满是女人生活过的气味。他在这纷繁复杂的气味里感知女人存在的痕迹,缅怀着那些已经回不去的时光。腐败的百合花的闷香,话筒上口水味的闷恹之气,放久了的花生的油哈味都在提醒男人曾经在房间里共同生活的人早已经消失在偌大的城市,不知所踪。

感知一个人不是通过眼神的碰触,言语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而是仅仅凭借鼻子嗅出这个人的日常琐碎,拼凑出点点滴滴的生活轨迹,从而获得身处大时代下渺小卑微的存在感。他在麻木的生命中逐渐退化,曾经充沛的感情在瘦弱的灵魂中日趋消解,空空荡荡的躯壳再也塞不进一丁点儿的情真意切,于是看上去套着“人”外壳的机器只能采取这样原始的方法去了解,去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 城市文学中的时代意识文珍小说论(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97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