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影视改编(2)

时间:2023-10-22 19:26来源:毕业论文
二 儿童文学之电影与电视改编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电影诞生于1895年,电视比电影更为年轻,至今不过八十多年历史。但70年代末以来

二 儿童文学之电影与电视改编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电影诞生于1895年,电视比电影更为年轻,至今不过八十多年历史。但70年代末以来,相较于电影,电视在我国的普及更为迅广,对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影响更为深远。首先电影和电视皆为大众艺术,属于影像文化,因而雅俗共赏,观众普及城乡,面向各个年龄段、文化层次。其次二者源自视听艺术的综合性又使它们与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其中在艺术中地位超然的文学,因兼具叙事和抒情的美学性质与影视剧关系更为密切。[2](P103)

然而作为各自独立的艺术品种,二者在传播媒介、欣赏方式、内在构造上又有诸多不同。电影的传播媒介是银幕,适宜展示辽阔的场景,容易迸发直击人心的艺术效果,但容量限制要求影片必须集中在约两小时左右,因而在早期的中国,很多家庭将其视为不必要的开支,也就是在近些年,电影才真正在中国普及开来。相较起来,电视的传播媒介是屏幕,适合细腻刻画,而且更加家庭化,国产剧的集数更是少则几十多则上百,有着电影难以企及的包容量。对于我国少年儿童来说,电视在童年生活中占有很大的分量,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开启了“电视机前长大的儿童”时代,而2012年后,智能手机在我国的飞速普及,则又开启了“捧着手机长大的儿童”时代,智能手机也打破了电影和电视之间的时空局限,人们可以随意选择观看的方式和时间,儿童文学的纸质阅读于是更加衰微。

(一)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

电影和文学素来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搭档,在一部由名著改编的电影和一部不知名的剧本拍成的电影前,观众显然更倾向于前者。纵观中国儿童电影发展史,从无意识创作的萌芽、发展,到有意而为的繁荣、低迷,再到如今自觉而为的新的探索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创作特点。[3]

    八十年代以前,在特殊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无论是儿童文学创作还是其电影改编,纷纷呈现儿童角色工具化、题材统一化、功能政治化等特点层。层出不穷的小英雄们(如《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鸡毛信》)一方面寄托着老一辈家的英雄主义情结,一方面承担着教育当下孩童不忘奋斗传统的重责。题材也多是进步生帮助问题学生的校园题材、为保家卫国勇赴战场的题材等等。

    八十年代以后,儿童角色开始演绎儿童自己的成长历程。题材逐渐丰富,校园青春、成长烦恼、家庭亲情等各类题材纷纷涌现(如《城南旧事》、《红衣少女》、《阳光灿烂的日子》、《哦,香雪》、《花季·雨季》、《红发卡》、《草房子》)。儿童电影也随着市场发展逐渐转变思路,迎合潮流,娱乐大众。然而,当80年代末,娱乐片大面积冲击中国电影市场时,儿童电影人虽紧跟潮流,却并未能让中国儿童电影更进一步,因而儿童电影究竟该如何平衡娱乐性和思想性,实在值得深思。

除了“质”的问题外,在“量”上儿童电影也是举步维艰。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每年诞生的儿童电影能展映给观众的寥寥无几,质量的参差不齐加上决策营销等问题致使截止2015年末,在全国48条主流电影院线,可统计的3。16万块银幕中,竟没有一块专属于约占中国总人口数17%的少年儿童,即便近两年不断有所谓的儿童电影院出现,但没有实质的作品,光是场景布置迎合儿童喜好也都是形式主义的枉然。由于缺乏好剧本、好演员,于是近年来导演们又将目光投向了动画电影,最成功的范本莫过于在少年儿童中风靡的《秦时明月》系列,本身原著就已相当精彩,电影版无论是人物塑造、情节还是画面、音乐、特效都是诚意满满,既富有玄幻色彩又兼具历史性,还融入了自然、科技、天文、地理等多种元素,受到一众少年儿童的追捧,在每年的暑期档大片中都能杀出一小片天地。 当代中国儿童文学的影视改编(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769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